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內庭日(李澤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曾有論者謂李氏的灰色調的使用極高超,此作可為明證。白色的四片牆在受光不同的程度下各有不同明度,特別是背光的那片牆壁的灰,感覺得出是有稍許反光的灰色,極能傳達現實景物的感受。光的舞動,造就內庭的微妙變化,畫家捕捉這光的剎那相當成功。右前方的臉盆與左側的小女孩形成對峙的平衡。
窗邊陽(李梅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峽祖師廟誦經團的團員在完成禮讚之後,都會在該廟的一間後廂房裡更衣或取出寄放的物品。李梅樹即經常在此速寫,由於團員都了解其畫家身分及工作性質,也都見怪不怪的習以為常,因此李梅樹經常能盡情的觀察他們的生活點滴,畫出真實的一面。
紋夜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一種昆蟲。昆蟲綱鱗翅目。幼蟲體色不一,斑紋亦異。幼蟲群集一處,成蟲則分散。胸部及背部皆長有叢毛。初夏時常群聚蠶食農作物,如菜、蔥、芋、甘藷、菸草、田菁等,為雜食性昆蟲。也稱為「行軍蟲」、「夜盜蟲」。
美麗紋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閩南語俗稱白底仔、白帶仔、礁扁,英名Red bait crab, Scaly rock crab, Rafting crab。頭胸甲厚,接近圓形,長度與寬度相近,背面具有大小不一、前緣有短毛的扁平顆粒,具有鱗片狀的感覺,前側緣含眼後齒有3鈍齒,眼窩間距為頭胸甲寬的三分之一,額部被2個深裂口分成3葉,裂口的深度與眼窩相同,中央的凸起中間有一條凹溝。身體的腹面具有橫向的條紋和短毛。雄蟹的螯腳左右接近等大,腕節前緣具有三角形的齒,外表面具有間距相等的條紋和短毛,掌部背面具有成列大小相同的顆粒,外表面有綣曲的條紋和短剛毛,內側表面有成列間距相同的顆粒,可動指與不可動指的末端呈匙狀且具有剛毛。雌蟹的螯腳...
照暈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採用照光源方式之地貌暈渲法,即假設光線傾照射地面產生陰影,以建立地貌立體形態。其光源通常假設置於地圖的左上方(即西北45°)方向;此係目前最常採用之地貌暈渲法。見暈渲。
抗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較精準的磁碟機或磁帶機,能自動調整磁頭對磁碟面或磁帶間所產生歪回復正常的狀況。
側向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飛機左右(翼)方向之傾,或航攝像片繞x坐標軸之傾。常以ω代表之。見傾角。
紋貓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約8~11 mm。背甲黃褐色,中央有兩條平行細縱紋,兩側綠褐色。此外,由前中眼至上顎毒牙基部還有一條黑色細線紋。眼睛排列方式非常特殊,二個前中眼最小排在最前方,其餘六眼約等大,排成六角形。胸板黃褐色。步足淺綠褐色,具有許多長刺。腹部長卵形,背面為黃褐色或紅褐色,兩側為黑褐色,具有二條黃白色紋。腹部腹面有一條黑褐色縱帶,其左右各有一條較細白色縱帶。雄蛛體長約5~7mm,體色與雌蛛相同,但腹部較細小,觸肢末端之觸肢器黑色,非常膨大。

 

【習性】   紋貓蛛廣泛分布於臺灣各地,以低海拔山區較為常見,常在葉面上徘徊覓食。

赤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橢球體春分點時圈,沿天球赤道向東量至天球赤道和地平圈東側交點時圈之弧距。
帶天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展翅約78mm。前翅深褐色,約中室區附近有一深褐色條紋,翅頂角有一橘色斑點。後翅褐色。胸部與腹部也皆為褐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