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8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酚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酚及其化合物所引起的環境汙。酚類汙環境的重要物質有苯酚、甲酚、胺基酚、二硝基鄰甲酚、和五氯酚等。酚汙的主要來源是煉焦、煉油、煤氣、製酚、枕木防腐、絕緣材料、製藥,造紙等生產排出的廢水和廢氣。用飛機大面積噴撒五氯酚鈉,殺灰釘螺或蝗蟲,也會汙水源和農作物。酚類是惡臭物質,在水中之嗅覺閥值濃度及毒性閥值各不相同。如二硝基酚分別為0.012 mg/L 和0.03 mg/L,胺基酚分別為0.02mg/L和大於1.0 mg/L。酚可經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膚侵入人體,與細胞原生質中的蛋白結合,使細胞失去活力。酚對神經、泌尿、消化系統均有毒害作用。我國水汙防治法之放流水標準為2.0毫克/公升,飲...
萊茵河污事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86年11月1日位於萊茵河畔瑞士巴塞爾桑多茲化工公司的一座倉庫爆炸起火,大量硫化物、磷化物及水銀有害化學物質,隨滅火液和水一起流入萊茵河,嚴重污萊茵河。造成大量的鰻魚、鱒魚、水鴨等死亡,沿河居民飲用水一度發生困難,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事件原因主要是廠區位置不合理及管理不善。
類金屬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稱類金屬元素汙。類金屬元素或其化合物進入環境中所造成的汙。由於類金屬元素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上介於金屬與非金屬兩種化學性質,故活性較大,既可與無機物作用,又易與有機物結合而生成金屬有機化合物。因此,類金屬汙對生物體有較大的影響。如硫很易在生物體內形成活性硫基(-SH)引起毒害。又如三價無機砷與有機砷能與酶類的硫基結合,抑制酶的活性,損害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消化等系統的。硼烷會永久性損傷中樞神經的導致死亡。
引蔽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蔽習」是清代學者顏元的哲學用語;他認為道德惡的來源是「引蔽習」,就是說當人受外物引誘,造成理智或情感偏差,積久成習,而變成不健全的人格,才稱為惡。顏元主張人性本善,「性」的表現是「情」,人的情感中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等四種表現,所以可以知道人有仁、義、禮、智等四種善性。人人都有善性,卻有精粗純駁的差別,聖人是人群中善性最充足圓滿的,而常人之性則有所偏倚,不是全體圓滿,而是有些部分較強,有些部分較弱。有些理學家認為人之所以行為不當或作惡,即起因於性的偏蔽。顏元不同意這種觀點;認為惡不能歸因於個人所秉賦的性或氣質,而應歸因於後天的「引蔽習」。因為不圓滿的性,其內涵仍是仁義禮智等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我國民間傳統印工藝。利用蠟的防性,而使布料上不均勻,且具有獨特趣味花紋的色法。主要是以蠟刀蘸蠟液,在白布上描繪幾何圖案或花、鳥、蟲、魚等花樣,再浸入以藍色為主的靛缸,後用水將蠟煮脫,所繪花紋即現。多用於飾衣裙、被毯、被單等。起源於漢代,唐代始盛行,今仍在西南苗、傜及馬來西亞等地流行。也稱為「蠟纈」。
環境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及自然之(資源利用)活動會對資源本身及環境產生改變,若此種直接或間接的改變,包括能源型態、輻射程度、化學與物理組成等,造成資源或環境無法再被正常的利用,即稱之為環境污。若改變或污程度嚴重,造成資源或環境無法恢復與再被利用,則可稱之為環境破壞。以水污為例,水因物質、生物或能量之介入,而變更品質,致影響其正常用途或危害國民健康及生命稱之為水污
核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核反應所放出的強烈輻射線對人畜、環境的汙。如核武試爆、核能發電廠的輻射線外溢等。如:「蘇俄的核電廠發生災變,曾對鄰近地區造成嚴重的核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導致環境汙的物質、生物或能量。可能危害生活環境或自然資源。
負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環境受污源所排的污量大小稱為污負荷。如水體承受廢水的排入,廢水流量與污物濃度乘積,即為該水體的污負荷。
一次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稱原發性污物。由人為污源或自然過程中直接排入環境中,其物理和化學性質未發生變化者。一次污物主要有落塵、煤塵、懸浮微粒、石棉、無機金屬塵、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氟、氯、硫化氫、氨等。有些污既可能是由污源直接排出之一次污物,又可能是在環境中專化而成之二次污物。如空氣中之三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可能是由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氧化而生成之二次污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