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恩梅開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在雲南省騰衝縣西北、維西縣西,入緬境,流入邁立開江,出國境後稱為「伊洛瓦底江」,為滇界線。今劃為緬國境。也稱為「恩買卡江」。
英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美好的名聲。《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張英風於海,馳妙譽於浙右。」
八莫(Bhamo)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桂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神宗之孫朱由榔的封號。崇禎末年襲父爵。清軍入關後,在肇慶稱帝,建元永曆。後逃入緬,被吳三桂追殺,在位十七年。也稱為「永明王」。
畿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都附近的地方。《南齊書.卷四七.王融傳》:「漢家軌儀,重臨畿輔。」《明史.卷一○.英宗前本紀》:「庚寅,發禁軍三萬人,屯田畿輔。」也稱為「畿」。
侯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王城外圍,按一定距離所劃分的區域。夏制指離王城一千里之地,周制指距王畿五百里之地。參見「五服」2.條。《書經.禹貢》:「五百里侯服。」《周禮.夏官.職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服。」
滇緬公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雲南省昆明市到畹町的公路。長九百五十八公里,出國境與緬公路相接,為我國在抗戰期間,獲得外援的唯一交通路線。
巴利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綜合性的中古印度雅利安語,為上座部佛教專用。約西元前三世紀從印度傳至斯里蘭卡的佛教三藏,以巴利語口誦,至西元前三十多年,首次用文字記載。巴利語隨上座部佛教的宏揚,傳入緬、泰國、柬埔寨、寮國,並藉當地慣用的文字記錄。西元一八八一年在英國創立巴利佛教聖典學會,推動巴利語釋典拉丁文字校勘本的出版和英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塗抹。《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圬人以時塓館公室,諸侯賓至設庭燎。」《新唐書.卷二二五.逆臣傳上.史思明傳》:「又敕朝義築三角城居糧,終日畢,未塓而思明至。」
上座部佛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巴利語系的佛教。現在主要分布地點在斯里蘭卡、泰國、緬等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