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阿須寬肩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特徵】   

體長約9~11mm。背甲褐色,頭部中央呈深褐色,被覆銀白色毛,頸溝和放射溝明顯。胸板黑褐色。各步足黃褐色,有深褐色橫帶。腹部長,前端寬於後端,兩肩各有一個大突起,伸向前方。腹部背面黃褐色,具有複雜的斑紋。腹部腹面中央呈黑色,兩側具有黃色縱帶。縱帶後端達絲疣外側;在二條黃色縱帶後面有4個黃斑。外雌器的垂體非常細長,幾達絲疣前方;成體極易斷離。雄體長約6~ 7mm。背甲和步足為黑褐色。第I、II步足特長。腹部細長,前端最寬,肩部有明顯突起。腹部背面暗紅褐色,斑紋不明。

【習性】   

廣泛分布於臺灣各地 中、低海拔山區...
橫帶高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磯塘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石垣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特徵】   雌體長10 ~ 17 mm。背甲隆起,呈褐色,中央由眼域後緣起具有一道黃褐色寬縱帶,並在頸溝附近明顯向外擴張。前列眼較小,後列眼大形,二眼列強後曲,八眼排成2-4-2三列。胸板黑褐色。步足褐色,基節下面為黑褐色。第I步足脛節下面具強棘五對,蹠節三對。腹部卵形,背面為褐色,前側方為黑褐色,前端中央為 灰褐色,之後有成對的黑褐色橫斑;腹面為黑褐色。雄體 長 10~12 mm,外形與雌類似,但背甲中央縱帶呈灰白色。

 

【習性】   絞廣泛分布於臺灣各地中、低海拔山區,常在林下和路旁草叢或落葉堆中徘徊覓食。

陽明山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2.80mm~3.46mm,背甲黃褐色,長大於寬。中窩縱向。眼睛大小相似成兩列平直,後眼列寬於前眼列。螯肢黃褐色,前牙堤齒5枚、後牙堤齒6枚。下唇黃褐色,長大於寬。雄觸肢黃褐色,生殖球有兩個盾板突起,一端長且向後延伸,另一端較短。腹部淡黃色,長大於寬,無任何斑紋。足式為4-2-1-3。雌體長2.98mm~3.62mm,顏色花紋類似雄。生殖開口位於外雌器後半部小且不清楚,受精囊呈腎形。

縮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特徵】   

體長4~5 mm。背甲橢圓形,中央灰褐色或深褐色,向外漸呈黑褐色;背甲邊緣鑲有黃色或黃褐色的寬邊。中窩橫向,頸溝和放射溝明顯。八眼排成二列,集中在頭部上方的黑褐色橢圓形眼域。前側眼最大,前中眼最小。胸板灰黃色。 下唇與胸板癒合,不能自由活動。步足短,基節灰白色,其餘為黃褐色而有黑褐色橫帶。腹部橢圓形,背面為黑褐色而帶有「八」字形的黃褐色斑紋5對。腹部腹面深灰褐色。雌外雌器不顯著。雄體型、斑紋和體長與雌同,其觸肢構造非常簡單,觸肢器只稍呈螺旋形,因此雌雄不易區分。

【習性】   

廣泛分布於臺灣各地低海拔山區和平...
草地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10mm,背甲黃綠色,頭部兩側傾斜、中窩明顯。螯肢棕色,具前牙堤齒及後牙堤齒各3顆。胸板心型,中央具一條黑色縱帶。腹部長橢圓形,覆有許多細毛,背面心臟斑紅棕色,其後有許多黑色斑紋;腹面褐色,具有兩條棕色縱斑並延伸至前絲疣。步足黃色,具有明顯綠褐色、不規則的環狀斑紋,足式為4-1-2-3。
溝渠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特徵】   

體長約4~6 mm。背甲黑褐色或黑色,眼睛後面有一條黃褐色或紅褐色縱帶。八眼排成4-2-2三列,前列眼(第一列)最小,後中眼(第二列)最大。胸板黑褐色,具有黃褐色之縱帶。步足黃褐色或紅褐色,其腿節、膝節和脛節具有黑色輪狀紋。腹部橢圓形,背面為黑褐色,前方中央有一條黃褐色縱斑,後半有6對黃斑。腹部腹面灰褐色。雄體長約5 mm,體色與雌略同,但各步足腿節和觸肢黑色。

【習性】   

廣泛分布於臺灣各地中、低海拔山區和平地,常出現在潮濕的落葉堆或草叢裡徘徊覓食。卵囊球形,褐色。雌會以絲疣攜帶卵囊,小若孵出後會騎在母...
長尾寄居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特徵】

體長約9~11 mm。背甲長大於寬,頭部較隆起,中窩橫向,頸溝和放射溝明確,兩列側眼相接。腹部細長,前端低平,向後漸高,並向上突出於絲疣之後,外形上與裂額寄居姬相似,但腹部較高,且末端尖細。全身黃褐色具有褐色或黑褐色斑紋。雄體長約6~8 mm,體色和斑紋均與雌同。 【習性】

為臺灣各地中、低海拔山區常見的蜘。白天隱藏於葉面下,夜間於一條細絲上活動,常侵入姬或皿之網內捕食其他蜘。本種蜘不行寄居生活,而是以捕食其他蜘賴以為生,食性非常特殊。卵囊長條形,中間稍粗;黃褐色,表面有黑褐色縱條紋;以絲懸掛於葉面下,雌會護卵,...
月斑鳴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特徵】   

體長約7~9 mm。全身黑色或黑褐色,腹部背方前緣有一鮮明新月形乳黃色斑紋。背甲平扁,頭部稍隆起,頸溝和放射溝明確。胸板心形,黑褐色。步足 黑褐色,第I、II步足的腿節和脛節中部為褐色。雄體長約5~6 mm,體色和斑紋大致上與雌同。

【習性】   

常見於臺灣各地低海拔山區。通常棲息於路旁草地的石塊下,在內築巢及放置其卵囊,洞口有一些不規則的絲。蜘常於夜間守候在洞口,伺機捕捉觸網的小動物。卵囊乳白色,球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