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93.91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半合元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學上指依照舌位高低和開口度大小來劃分的一類元音。也稱為「半高元音」。
發音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究語言中發音原理的學科。
情詞易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代戲曲家何良俊為了改變戲曲創作刻板、毫無生氣的現象所提出的理論。他以為在文藝作品中,描述情感及融入作者主觀感情的「情詞」,對作家及演員而言,容易取得完美的表現語言及形式;就讀者及觀眾而言,則容易引起共鳴,故謂之「情詞易工」。見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卷三十七。
洋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國語言的俗稱。《文明小史》第一回:「但是一件,我們沒有一個會說洋話的怎麼好?」
大眾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眾通用的語言
I+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稱為「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為美國語言學家Stephen Krashen所提出的第二語言習得假說之一。此假說強調第二語言學習中,輸入(input)的重要性,而且輸入得是學習者本身可理解的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再加上超出學習者程度一點的輸入。 "i+1"中的"i"代表可理解的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