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3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芭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禾本科芒屬,多年生草本。葉兩側微細尖齒緣,葉背靠鞘部分有毛分布。秋月開花集成圓錐花序。穎果外被纖毛,熟則飛散如絮。因莖、葉可編製籬笆,故稱為「笆芒」。
墩葫蘆,摔馬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力摔東西,亂發脾氣。《醒世姻緣傳》第三回:「後邊計氏一夥主僕,連個饝饝皮扁食邊,夢也不曾夢見,哭喪著個臉,墩葫蘆,摔馬杓,長吁氣。」也作「敦葫蘆,摔馬杓」。
特高頻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頻率介於三十到三百兆赫(MHZ)之間的無線電波,由英語Very High Frequency翻譯而來。為廣播、電視臺播放節目所用的載波,其波長在一公尺到十公尺之間,屬於超波。也稱為「特高頻」、「超高頻」。
對講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電話通訊原理,於距離相互通話的器具。可分為有線與無線。如公寓住宅或辦公室中的對講機。
偷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澆薄、不敦厚。《後漢書.卷三一.廉范傳》:「建初中,遷蜀郡太守,其俗尚文辯,好相持長,范每厲以淳厚,不受偷薄之說。」元.蒲道源〈閑居紀事〉詩二首之二:「後世雖偷薄,十中五猶遵。如何至今日,彞典俱湮淪。」
沒頓飯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蠻的時間。《紅樓夢》第四七回:「沒頓飯時的工夫,只見薛蟠騎著一匹大馬,遠遠的趕了來。」
抱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元百戲中,戴面具,扮演吐煙火,帶銅鑼起舞,引人發笑的滑稽角色。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煙火大起,有假面披髮,口吐狼牙煙火,如鬼神狀者上場。著青帖金花後之衣,帖金皂褲,跣足,攜大銅鑼隨身,步舞而進退,謂之『抱鑼』。」也稱為「鮑老」。
沒下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廢帝完顏亮末年時自製的鞭,因其鞭只有原來的鞭的一半長,故稱為「沒下梢」。後來完顏亮被部下所殺。後比喻人沒有好下場或事情沒有好結果。典出宋.郭彖《睽車志》卷四。也作「沒收煞」、「沒散場」。
貨幣市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節期資金供給和需要的市場。其所進行的交易均為一年期以下的貨幣買賣。貨幣市場的信用均具有高度的流動能力,因其期限甚,價格不會發生激烈之變化,同時都有現成市場,容易脫售。目前,臺灣貨幣市場主要的工具有遠期支票、國庫券、商業本票、國內銀行承兌匯票等。
飛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鞚,控制馬的皮帶及繩索。飛鞚指乘著速度如飛一般快的跑馬。《文選.鮑照.擬古詩三首之一》:「獸肥春草,飛鞚越平陸。」唐.杜甫〈麗人行〉:「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