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7.46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女兒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自紅樓夢第二十八回。這是在馮紫英家酒席上行的。行酒為戲的花樣很多,書中寶玉交代這次行的辦法說:「如今要說『悲』『愁』『喜』『樂』四字,卻要說出『女兒』來,還要註明這四字的原故。說完了,飲門杯。酒面要唱一個新鮮時樣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風一樣東西——或古詩、舊對、《四書》《五經》成語。」「門杯」,每人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發布命。《左傳.宣公十二年》:「晉之從政者新,未能行。」《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君行,臣行意。」
2.行酒。《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是夜賓主兩個,與同王賽兒行作樂飲酒。」《儒林外史》第五二回:「賓主七八個人,猜拳行,大盤大碗,喫了個盡興。」也作「打」。
奏議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詔奏議類為中國圖書分類四分法中史部的一個類別,凡帝王之詔、大臣之奏議屬此類,例如〔唐大詔集〕、〔包孝肅奏議〕等。
  詔與奏議在清代修〔四庫全書總目〕以前,並未合併為一類。詔類首見於〔直齋書錄解題〕的史部,但明代以降,詔類則移置集部,如〔國史經籍志〕的制詔類,〔淡生堂藏書目錄〕的詔制類,〔千頃堂書目〕的制誥類,均在集部。奏議類始見於〔通志.藝文略〕集類的表章、奏議二目,其後〔遂初堂書目〕及〔直齋書錄解題〕的集部亦皆有章奏類。至乾隆間修〔四庫全書總目〕時,始以詔及奏議的內容為「政事之樞機,非僅文章類也」,而將二者合併,移置史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揮者發號施時所站的高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掃路驅邪,其造型可分三角形或長方形,旗繫於竹竿尾端,在沿途前進時,保佑境內平安。
承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遵從命,承受教誨。《戰國策.燕策二》:「臣自以為奉承教,可以幸無罪矣,故受命而不辭。」
海峽(Bering Strai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美德。《左傳.襄公十九年》:「夫銘,天子德,諸侯言時計功,大夫稱伐。」漢.李陵〈答蘇武書〉:「勤宣德,策名清時,榮問休暢,幸甚幸甚。」
2.賢者。指有高尚道德的人。《文選.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漢.蔡邕〈上封事陳政要七事〉:「太子官屬,宜搜選德,豈有但取丘墓凶醜之人。」
威化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漢遼東人丁威學道於靈虛山,後成仙化鶴歸來,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有鳥有鳥丁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見晉.陶淵明《搜神後記》卷一。後比喻人事的變遷。
明法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申明法,謹慎發布命,避免出現差錯,使人人遵守。《尉繚子.戰威》:「明法審,不卜筮而事吉。」《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孫武》:「明法審,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鬥之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