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24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刑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數用語。指命運中不吉、不宜而相害、相剋之處。明.陸采《明珠記》第一○折:「好花枝合付與折桂郎,也沒甚刑剋相傷,也沒甚旁人伎倆。」
紙上躍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躍然紙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躍然紙上」是指書畫描繪的對象非常生動逼真,像在紙上跳動一般。如清代薛雪《一瓢詩話》中提到李商隱〈錦瑟〉詩,表達了一些自己比較獨特的看法。李商隱是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人。他的〈錦瑟〉詩全文是:「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此詩的解讀眾說紛紜,薛雪認為都是主觀的看法,因此他覺得全詩的妙處,應該就在起句「無端」二字,正由於「無端」這沒來由的思緒才會衍生出許多悲傷感歎;如果能這樣體會,則詩的神韻旨意,便「躍然紙上」了。
警心滌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內心清明警覺,消除雜念。《清史稿.卷二六九.明珠傳》:「至於緊要員缺,特令會同推舉,原期得人,亦欲令被舉者警心滌慮,恐致累及舉者,而貪黷匪類,往往敗露。」
金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飾的帽子。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四折:「誰將這五花官誥湯?誰將這霞帔金冠望?」《三國演義》第八回:「次日,便將家藏明珠數顆,令良匠嵌造金冠一頂,使人密送呂布。」
險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險惡之地。唐.王季友〈商丘開冰得明珠賦〉:「絕岸排雲,抱千艘之險地,無鳥獸之敢近,豈泥沙之可得。」《宋史.卷四四九.忠義列傳四.高稼》:「今日之事,有進無退,能進據險地,以身捍蜀,敵有後顧,必不深入。」
掌上之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捧在手上的一顆珍貴珠子。比喻極受寵愛珍視的人,通常指愛女。《儒林外史》第一○回:「這位小姐,德性溫良,才貌出眾。魯老先生和夫人因無子息,愛如掌上之珠。」《文明小史》第五七回:「那家老鴇打聽得沖天砲是現任制臺心頭之肉,掌上之珠,那種恭維,真是形容不出。」也稱為「掌上明珠」。
隱躍紙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躍然紙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躍然紙上」是指書畫描繪的對象非常生動逼真,像在紙上跳動一般。如清代薛雪《一瓢詩話》中提到李商隱〈錦瑟〉詩,表達了一些自己比較獨特的看法。李商隱是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人。他的〈錦瑟〉詩全文是:「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此詩的解讀眾說紛紜,薛雪認為都是主觀的看法,因此他覺得全詩的妙處,應該就在起句「無端」二字,正由於「無端」這沒來由的思緒才會衍生出許多悲傷感歎;如果能這樣體會,則詩的神韻旨意,便「躍然紙上」了。
玉碎花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玉破碎,好花凋謝。比喻女子死亡。明.陸采《明珠記》第三九齣:「金樽玉酒催人老,我只道當時玉碎花銷,重臨陽世真難料,敢則是仙方相療。」也作「香銷玉沉」。
不同凡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同凡響」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同凡響」典源作「非凡響」。非,「不同」也。唐代道士程太虛的這首〈漱玉泉〉詩,描寫瀑布由高處飛瀉而下,注入山谷,發出的聲音就像萬千顆明珠落入玉盤時一樣清脆響亮。其中以「天然一曲非凡響」一句,來形容瀑布的流水聲像是一首天然而不平凡的音樂。後來「不同凡響」這句成語可能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特出、不平凡的人或事物,大多用在文學、藝術作品或是人的談吐方面。
畏死貪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戀生命而害怕死亡。如:「像你這樣畏死貪生,怎能成就大事業呢?」明.陸采《明珠記》第三一齣:「古人然諾處,重丘山,我怎肯畏死貪生不向前。」也作「貪生怕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