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6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商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於東方,是東夷族的一支。史書記載,商人領袖湯以七十里而興起,得到伊尹輔佐,勢力發展很快,最後擊敗夏,代夏而為天下共主。夏、商之際,中原已經出現許多小國,大抵以城市為中心,統有附近一方就是一國,商湯聯合一些小國,打敗夏,伊尹可能就是聯盟中最重要的小國國君。 規模早期的國家,城邑範圍不大,國與國之間的差距也小。到了商朝,都城已經頗具規範,十分宏偉。二十世紀五零年代,考古家在河南鄭州發現一座商城,面積二百五十萬平方公尺,八零年代,考古家在河南偃師又...
逆耳忠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不聽。良曰:「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霸上。■《孔子家語.卷四.六本》孔子曰:「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湯武以諤諤而昌,紂以唯唯而亡。君無爭臣,父無爭子,兄無爭弟,士無爭友,無其過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國無危亡之兆,家無悖亂之惡,父子兄弟無失,而交友無絕也。」
凶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雕悍、獷悍、驁、凶暴
不學無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漢室之寄:指武帝臨終前,囑託霍光輔佐年僅八歲的昭帝。 (6) 摧燕王,仆上官:燕王與左將軍上官密謀殺害霍光,廢帝篡位。東窗事發後,霍光盡誅上官與其黨羽,燕王自盡。燕王,劉旦,漢武帝第四子。仆,傾倒。上官,上官,武帝時為太僕,臨終時又命為左將軍。與霍光為親家,子為驃騎將軍,封桑樂候,孫女為昭帝后,權傾一時,遂與霍光爭權,後因與燕王謀反失敗被誅。 (7) 處廢置之際:指昭帝崩後,欲立武帝孫昌邑王劉賀為帝。劉賀入宮後,行為放蕩淫亂,霍光與群臣力諫太后,廢昌邑王,另立武帝曾孫病已,是為宣帝。廢置,認為無用而擱在一邊。 (8) 擁昭立宣:擁立昭帝及宣帝。 (9) 師保:教輔太子之官職。...
焚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燒毀。《後漢書.卷七五.袁術傳》:「宮廟焚毀,是以豪發憤,沛然俱起。」也作「焚燬」。
瑤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玉石裝飾華美的高臺。《淮南子.本經》:「帝有紂,為琁室瑤臺象廊玉床。」
日新月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日新月異」之典源,提供參考。 《禮記.大學》湯1>之盤銘2>曰:「苟3>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注解〕 (1) 湯:商湯,名履,商代開國君主。建都於亳,任用伊尹執政。因夏無道,發兵征伐,連續獲勝,後滅夏,建立商朝,在位三十年。 (2) 盤銘:刻在盤上的銘文。商、周時貴族所用之器皿,常刻有銘文,作警策語。 (3) 苟:如果、假若。
魚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繁密。《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天下初發難也,俊雄豪建號壹呼,天下之士雲合霧集,魚鱗雜遝,煙至風起。」宋.蘇軾〈稼說送張琥〉:「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畝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鋤、耰、銍、艾相尋於其者如魚鱗,而地力竭矣。」
降志辱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論語.微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指貶屈志氣,苟合世俗,同流合汙。漢.王充《論衡.定賢》:「以清節自守,不降志辱身為賢乎?是則避世離俗,長沮、溺之類也。」
三面開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網開一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商的開國君主成湯,是個仁民愛物的君主。他感於夏暴虐無道,天下人民飽受痛苦,於是起兵討伐,建立了商朝。在《呂氏春秋.孟冬紀.異用》中記載,有一天成湯看到一個獵人在布置陷阱,獵人很得意地說:「不論是天上飛的、地下鑽出的或地面奔跑的各種鳥獸,都會被我的網子抓住。」成湯聽了,就說:「像你這樣趕盡殺絕,豈不是跟暴虐的夏一樣嗎?」於是他命令獵人把網子的三面收起來,只留下一面捕捉獵物。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網開一面」,用來比喻寬大仁厚,對犯錯的人從寬處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