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65.6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批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按每次生產安排製造的產品或物品,以及每一項訂單採購的產品或物品的單位數量,其目的是為了使採購或安排生產的成本及在一定時間內保持平均庫存的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
交換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代經主要特質之一。個人所需財貨並非完全自給自足,而是以自己的產品與他人換取非自己所產的必需品,或是以自己參加生產所獲得的金錢報酬,去購買所需的產品。
環境與資源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環境與資源經學乃由廣義角度探討環境與資源系統與人類經社會系統之間的相對關係,不但研究人類經社會的行為對資源系統的影響,同時也研究人類經社會系統面對資源系統變遷的反應,如此可深入了解環境與資源危機之嚴重性,接著,環境與資源經學更進一步探討環境與資源危機之有效率的解決對策,因此,環境與資源經學之研究有助於人類社會面臨危機時之應變能力,乃至事先預防迴避危機之發生。
  環境與資源經學之研究重點隨著人類的危機意識演變而有所改變,如在早期以農業經為主的社會,經學家重視土地、水資源、森林、魚產等自然資源之研究;1960與1970年代由於能源與資源耗竭危機之發生,能源與資源經...
拯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救助處於危難艱困中的人。《紅樓夢》第三回:「這賈政最喜讀書人,禮賢下士,拯溺危,大有祖風。」也作「拯溺扶危」、「拯危扶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渡口。《文選.顏延之.北使洛詩》:「伊穀絕津,臺館無尺椽。」
2.渡河。《北史.卷六四.韋孝寬傳》:「然彼五門,尤為險要,陳人若開塘放水,即津路絕。」
3.救助、接。南朝梁.簡文帝〈大法頌〉:「九有傾心,十方草靡,如憑津,咸賴歸依。」
史瓦蘭(Swazilan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的高僧,俗名李心遠,臺州(今浙江臨海境內)人。初於杭州靈隱寺出家,後移居淨慈寺。傳說已證得阿羅漢果,常以神通示化眾人,救人苦難,人稱他為「公活佛」。平日嗜食酒肉,不守戒律,舉止如痴似狂,故稱為「顛」。
可行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一計畫的利潤大於投入之成本。
公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描寫顛和尚出家的經過及其裝瘋賣傻以度化世人的事跡。以公傳為名的小說有多種,清康熙七年(西元1668)西湖香罌居士所編的為最早。現在所流行的版本,撰作人姓名不詳。全書共分二百四十回,故事生動有趣。
恐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因生產、消費失去平衡,造成物價動盪,信用破壞,企業倒閉,失業增加,而陷於經混亂的狀態。也稱為「經危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