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28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爆炸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爆炸時,爆炸中心壓力急遽增高,使周圍空氣猛烈震盪而形成的波動。也稱為「衝擊波」。
風馳雨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像風雨一樣急速猛烈。《舊五代史.卷一六.梁書.謝彥章傳》:「每敦陣旅,左旋右抽,雖風馳雨驟,亦無以喻其迅捷也,故當時騎士咸樂為用。」
突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力向某一特定地區突擊推進。如:「將軍命令軍隊集中兵力往敵區突進。」
雷動風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雷厲風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雷厲風行」是指像打雷般地猛烈,如颳風似地快速。雷和風本來是自然現象,如三國魏時王弼注《易經.復卦》時說:「然則天地雖大,富有萬物,雷動風行,運化萬變。」這裡的「雷動風行」就是描述打雷颳風的自然現象。後來唐代白居易的〈策林二.人之困窮由君之奢欲〉,文中說:「雷動風行,日引月長,上益其侈,下成其私。」就引了王弼注這一句話來比喻「上行下效」的快速。霹靂之雷,聲勢驚人,有如人的行動果斷嚴厲,所以可用「雷厲」來形容,如此「雷動風行」一語又可轉成「雷厲風行」。韓愈曾寫過〈潮州刺史謝上表〉,文中說的:自唐憲宗即位後,努力地扭轉已見衰微的國勢,開創新局;所頒行的政...
旭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形容聲響猛烈。《文選.揚雄.羽獵賦》:「洶洶旭旭,天動地岋。」
狂濤駭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洶湧猛烈的波濤。如:「漁民海中作業,經常會遭遇狂濤駭浪,真是辛苦!」也作「狂濤巨浪」。
2.比喻猛烈的衝擊。如:「這次金融風暴所掀起的狂濤駭浪,使許多企業受到嚴重的打擊。」也作「狂濤巨浪」。
凌風知勁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起加入的朋友紛紛離去,於是劉秀對王霸說:「從潁川開始跟隨我的人都離去了,只有你還在,這證明了『經過猛烈大風的吹襲,才知道堅韌的草挺立不倒』的道理。」後來「疾風勁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下,才能考驗出人的堅強意志和節操。出現「疾風勁草」的書證如《周書.卷三四.裴寬列傳》:「太祖顧謂諸公曰:『被堅執銳,或有其人,疾風勁草,歲寒方驗。裴長寬為高澄如此厚遇,乃能冒死歸我。』」
勢不可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無濟於事了。」於是晉明帝聽從郗鑒的建議,暫時按兵不動。原文中的「勢不可當」,就用來比喻來勢迅速、猛烈,無法抵擋。
驚波駭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驚濤駭浪」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驚濤駭浪」原作「驚波駭浪」,出自於三國魏時王粲的〈浮淮賦〉。〈浮淮賦〉內容主要描述軍隊出征的壯盛場景,其中「凌驚波以高鶩,馳駭浪而赴質」二句的意思是說:出征的戰船,凌駕於高起的浪頭上,奔馳於洶湧的波濤中,勇往直前地奔赴戰場。句中的「驚波」與「駭浪」,就是指極為凶猛激烈的波浪。後來「驚濤駭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猛烈的波浪,如宋.陸游〈長風沙〉詩:「江水六月無津涯,驚濤駭浪高吹花。」此外,亦可引申用來比喻險惡的環境,如:「老王的閱歷豐富,不知經歷多少驚濤駭浪。」
猛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猛烈攻擊。如:「盟軍猛攻敵人的彈藥庫,使敵方損失慘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