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2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動作傳達情意。南朝梁.劉孝威〈鄀縣遇見人織率爾寄婦〉詩:「窗疏語度,紗輕眼笑來。」唐.李白〈上元夫人〉詩:「語兩自笑,忽然隨風飄。」
皓齒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潔白的牙齒,修美的毛。形容女子容貌美麗。亦借指美女。《文選.枚乘.七發》:「皓齒蛾,命曰伐性之斧。」
臺灣黑錦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錦蛇是一種大型蛇類,最大全長可達近3公尺,身體主要呈橄欖黃色,前段常有規則的黑色菱形斑,中段黑斑略呈十字型,後段背部有二條黃色縱紋,眼睛後方起至頭後方有一明顯的黑色縱帶,故有黑錦蛇之稱。錦蛇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蛇類,於每年5月左右交配,夏季產卵,每次可產卵2到13枚,約1個月孵化,溫度低時,孵化期可延長至2個半月,仔蛇全長約39公分。
苦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緊鎖著,苦喪著臉。形容憂傷、愁苦的神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二回:「只見一個人在那裡和亮臣說話,不住的噯聲歎氣,滿臉的愁苦目。」也作「愁苦臉」、「愁苦眼」。
星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彎月,眼似明星。形容女子容貌美麗。明.無名氏《女真觀》第一折:「桃腮杏臉行端正,月星眼天然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發愁時皺著頭。唐.白居易〈晚春酤酒〉詩:「不如貧賤日,隨分開愁。」《紅樓夢》第六三回:「寶玉愁,忙將籤藏了,說:『咱們且喝酒。』」
2.細而曲折的,為漢代婦女的一種修飾。《後漢書.卷三四.梁統傳》:「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嗁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以為媚惑。」唐.白居易〈代書一百韻寄微之〉詩:「風流誇墮髻,時勢鬥愁。」
台灣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介: 鱗胸鷦鷯普遍棲於海拔1200~2800公尺間濃密林林底層的草叢中,不到林外開曠的草叢活動,在臺灣的繁殖期為4~7月,每窩產2枚蛋,純白色,無光澤。
踢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女子發怒的樣子。《水滸傳》第二一回:「只見那婆惜柳踢豎,星眼圓睜,說道:『老娘拿是拿了,只是不還你。』」也作「柳倒豎」、「柳剔豎」。
顰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彎曲細長的毛。「顰蛾」指皺,形容美人憂愁的樣子。唐.常建〈古興〉詩:「石榴裙裾蛺蝶飛,見人不語顰蛾。」唐.李白〈怨情〉詩:「美人捲珠簾,深坐顰蛾。」
頭不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悶的樣子。《金瓶梅》第六一回:「西門慶和月娘見他面憂容,頭不展。」《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小姐越發悶上加悶,整日頭不展。」也作「頭不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