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8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洩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洩露祕密。《明史.卷二六五.李邦華傳》:「會帝召對群臣,中允李明睿疏言南遷便,給事中光時亨以倡言洩密糾之。」
2.軍事或行政上應保守祕密的消息、文書、圖畫或物品,為參與者以外人員知悉或持有,即為洩密。無論洩密方法係經由言談、行動、或文字,及其洩露係屬過失或故意,均屬洩密行為,而應受妨害軍機治罪條例的懲罰。
透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暗通消息,洩漏祕密。《儒林外史》第五回:「知縣大驚,細細在衙門裡追問,纔曉得是門子透風。」《文明小史》第四一回:「預先透風給各學堂監督,傳諭他們教習率領學生,一齊穿著體操衣服,手執花圈,前來送殯。」
諜報人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祕密方法蒐集各種情報,報告其政府當局或雇主,以供決策參考的人。如:「美國這次的軍事行動非常機密,以致於各國諜報人員在事前都毫無所知。」
社會契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容。非策略性的則是不自主的;也被稱為「火車上的陌生人現象」人們傾向對旅程裡偶然遇見的陌生人吐露個人祕密的想法。 社會契入的階段根據社會契入的理論,人際傳播的社會契入包括以下階段:(一)導入(Orientation):互動的最初階段為導入階段:人們通常會表現出社會喜愛他們表現的模樣,並避免破壞社會對他們的期望,例如有善的微笑或禮貌的應對。(二)初步情感交流(Exploratory Affective Exchange):在這個階段,溝通開始從公共印象移至初步個人資料,相當於對不太熟的朋友或友善的鄰居的態度。(三)情感的交...
謀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計殺人或害人。《老殘遊記》第一九回:「今年春天,賈大妮子在他姑媽家裡,就同吳二浪子勾搭上了,不曉得用甚麼藥,把賈家全家藥死,卻反到縣裡告了我的女兒謀害的。」《文明小史》第二二回:「據說有一班人偷著商議,結什麼祕密社會,用什麼暗殺主義,要學那小說上行刺的法子,將幾位大員謀害了好舉事的說話。」
密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類佛教修行教法。一般認為密宗是七世紀以後婆羅門教融入大乘佛教的產物。強調三密加持,即手結印契、口誦真言、觀想本尊。將對佛、菩薩的信仰結合了空義與止觀的修行方法,所以修習者應先具備大乘顯教的基礎才能進而修習這類教法。流行於中國唐代及西藏、臺灣、日本等地。也稱為「祕密教」、「密教」、「金剛乘」、「真言宗」。
密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祕密商量。如:「兩黨經過密商後,已經達成協議。」
格別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蘇聯的特務組織,為俄語G.P.U.的中文譯名。此組織最早的名稱是「契卡」,於西元一九一七年成立,隨著蘇維埃政權的演變,多次易名,後稱為「國家安全委員會」(KGB)。其工作性質神祕,對外為蘇俄情報的大本營,與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功能相似;對內執行武裝保衛的工作,為前蘇聯政府的祕密警察機構。
會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末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的民間地下祕密組織。《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五回:「論善士微言議賑捐,見招帖書生談會黨。」
洩漏風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透露消息。如:「千萬別洩漏風聲,以免被人捷足先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