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9.39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磬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禮儀完備且恭敬。《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褚少孫補西門豹傳》:「西門豹簪磬折,嚮河立待良久。」唐.張守節.正義:「簪,謂以毛裝簪頭,長五寸,插在冠前,謂之為,言插備禮也。磬折,謂曲體揖之,若石磬之形曲折也。」
調墨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玩弄墨,寫作文章。漢.王充《論衡.佚文》:「天文人文,文豈徒調墨弄為美麗之觀哉?」
彩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顏色的繪畫用。具有各種不同色彩,與傳統的蠟不同。如:「這盒彩色有六十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疾書。唐.白居易〈初冬即事呈夢得〉詩:「走小詩能和否?潑醅新酒試嘗看。」
[少室山房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少室山房叢],明胡應麟(1551-1602)撰。胡氏因四次應京試,皆不第,遂居家讀書、著述。因其藏書頗豐,經史子集四部書兼收,故其著作引證資料頗多。[少室山房叢]即是胡應麟一生考訂典籍的心得所彙輯的叢書。全編收錄12種、48卷,計正集32卷,續集16卷。
  是編所收的論書雜著,共有12,茲將各書的大概分述於下:
  (一)[經籍會通]4卷,專論歷代藏書及其存亡聚散,為明代目錄學史的著作,同時亦保存許多明代版本學的史料。
  (二)[史書占畢]6卷,專論史事,分內、外、雜、冗4篇,內以辨體,外以辨時,冗以辨誣,雜以辨惑。
  (三)[九流緒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借書法之理寄託諷諫。《舊唐書.卷一六五.列傳.柳公綽》:「穆宗政僻,嘗問公權何盡善,對曰:『用在心,心正則正。』上改容,知其諫也。」宋.蘇軾〈柳氏二外甥求跡詩〉二首之二:「何當火急傳家法,欲見誠懸諫時。」
手不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停的動書寫。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桓宣武北征,袁虎時從,……,會須露布文,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輟,俄得七紙,殊可觀。」
心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心,心正則也正。語出《舊唐書.卷一六五.柳公綽傳》:「穆宗政僻,嘗問公權何盡善,對曰:『用在心,心正則正。』」後人亦用以比喻內心公正則行事正直。
有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寫起文章來,文思泉湧,行文暢達,如有神助。唐.王勃〈綿州北亭群公宴序〉:「五際飛文,想群公之不讓;一言有贈,知下之有神。」明.無名氏《尋親記》第二七齣:「勸君此行赴南宮,文場戰敵,下有神,頃刻賦日華五色。」也作「下如神」、「下如有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史官直言記載歷史的法。唐.岑參〈佐郡思舊遊〉詩:「史眾推直,諫書人莫窺。」
2.引申指歷史。《文選.曹植.求自試表》:「使名掛史,事列朝榮。」《三國演義》第九回:「將軍若助董卓,乃反臣也,載之史,遺臭萬年。」
3.書寫歷史所用的。晉.曹毗〈對儒〉:「既登東觀,染史,又據太學,理儒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