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08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騰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飛奔跳躍。《後漢書.卷六○上.馬融傳》:「樂我純德,騰踊相隨,雖靈沼之白鳥,孟津之躍魚,方斯蔑矣。」《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呂蒙傳》:「侵晨進攻,蒙手執枹鼓,士卒皆騰踊自升,食時破之。」
謝枋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粒誓死不仕元朝,《宋史.謝枋得傳》對其個性有此描述:「性好直言,一與人論古今治亂國家事,必掀髥抵几,跳躍自奮,以忠義自任。」謝枋得宋亡前後皆能秉持忠義之心不搖,且為忠義而死,是忠臣義士中的表率,現存詩作99首。
賣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表演馬技。亦泛指表演武藝、雜技,藉以謀生。《西遊記》第二四回:「好女婿呀!這早晚還不起來謝親,又不到師父處去報喜,還在這裡賣解兒耍子哩!」
灶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物名。一種昆蟲。體裸出,無翅,缺聽覺。頭小,觸角呈絲狀,甚長。背駝起,故俗稱「灰駱駝」。後肢強大,善跳躍。常棲陰溼地,夜間多集灶旁,故稱為「灶馬」。也稱為「灶雞」。
蹶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牲畜跳起來用後腳踢人。《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那馬十分跳躍,不提防,一個蹶子,把一位少年客的腿踢了一下。」
田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陸上廣場競技時,以高度、遠度決勝負的跳躍及投擲比賽。包括跳高、撐竿跳高、跳遠、三級跳遠、鐵餅、標槍、鏈球等項目。
距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舉身向前跳躍。《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以君之靈,不有寧也。距躍三百,曲踊三百。」
心猨意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猿意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參同契》是一本將《周易》易理、「黃老」、「爐火」三者道理參合為一的煉丹修仙之作,因此又稱為《周易參同契》,托言《易經》中的卦象,結合黃老學說,以闡明煉丹(即爐火)的原理和方法,是道教最早有系統論述煉丹的書籍。全書分上、中、下三篇,典源主要在說明內在心性修養的方法。心思必須無所雜念,無所為,才能達到氣和的境界,在動靜之間也要常保平衡,時時調息,於日常生活之中無所間斷。如果心思如猿猴不定地跳躍,像快馬四處地奔馳,而難以控制,就會讓神氣散亂,如此一來,想要修心養性,是不可能的。後來「心猿意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心意不定,不能自持。
金鐘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體黑褐色,長約二公分,有兩對翅,三對腳。最後一對腳十分強壯,善於跳躍。觸角呈絲狀,腹部末端有兩根尾毛。鳴聲悅耳,而其鳴叫的速度受氣溫影響。也稱為「馬鈴子」、「鈴蟲」。
鱍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魚跳躍的樣子。唐.白居易〈昆明春〉詩:「今來淨綠水照天,游魚鱍鱍蓮田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