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6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棄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棄權利。如:「期不到,以棄權論。」
鏤心刻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昨遇故人,飲以狂藥,一酌一笑,陶然樂酣。……昔徐邈緣醉而賞,魏王卻以為賢;無鹽因醜而獲,齊君待之厚。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挂〈國風〉相鼠之譏,下懷《周易》履虎之懼。愍1>以固陋,禮而遣之,幸容甯越2>之辜3>,深荷三公4>之德。銘刻心骨,退思狂愆5>,五情冰炭6>,罔知所措。晝愧於影,夜慚於魄,啟處不遑,戰跼無地。 〔注解〕 (1) 愍:音ㄇ|ㄣˇ,憐恤、哀憐。 (2) 甯越:戰國趙中牟人,生卒年不詳。苦於耕稼之勞,刻苦求學十五年,遂為周威公之師。甯,音ㄋ|ㄥˋ。 (3) 辜:罪過。 (4) 三公:三為「王」之訛。王公,指王承,晉太原晉陽人,生卒年不詳。曾任東海郡太守。 (5)...
國民教育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五育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為宗旨。 適用對象與責任機關第 2 條凡六歲至十五歲之國民,應受國民教育;已齡未受國民教育之國民,應受國民補習教育。六歲至十五歲國民之強迫入學,另以法律定之。第 3 條國民教育分為二階段:前六年為國民小學教育;後三年為國民中學教育。對於資賦優異之國民小學學生,得縮短其修業年限。但以一年為限。國民補習教育,由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附設國民補習學校實施;其辦法另定之。第 4 條國民教育,以由政府辦理為原則,並鼓勵私人興辦。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由直轄市或縣(市)政府依據人口、交通、社區、文化環境、行政...
清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眉目開朗有神。《詩經.鄘風.君子偕老》:「子之清揚,揚且之顏也。」引申為對人容貌神采的敬稱。唐.蔣防《霍小玉傳》:「今日幸會,得睹清揚。」《聊齋志異.卷一.王六郎》:「拜識清揚,情骨肉。」
因名思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顧名思義」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志.卷二七.魏書.徐胡二王傳.王昶》王昶字文舒,太原晉陽人也。少與同郡王淩俱知名。淩年長,昶兄事之。……其為兄子及子作名字,皆依謙實,以見其意,故兄子默字處靜,沈字處道,其子渾字玄沖,深字道沖。遂書戒之曰:「……欲使汝曹1>立身行己2>,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3>沖虛4>為名,欲使汝曹顧名思義,不敢違越5>也。古者盤杅有銘,几杖有誡,俯仰察焉,用無過行;況在己名,可不戒之哉!……」 〔注解〕 (1) 汝曹:你們。 (2) 立身行己:指處世為人。 (3) 玄默:深沉靜默。 (4) 沖虛:淡泊謙虛。 (5) 違越:違背越。
長林豐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幽深的樹林,茂盛的野草。語本《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此由禽鹿……雖飾以金鑣、饗以嘉肴,思長林而志在豐草也。」後泛指山林草野之地。《儒林外史》第八回:「所以在風塵勞攘的時候,每懷長林豐草之思。」
煦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天地博愛,生養萬物。後比喻溫情撫育。《禮記.樂記》:「天地訢合,陰陽相得,煦嫗覆育萬物。」《宋史.卷四七八.列國世家一.南唐傳李景傳》:「陛下懷柔義廣,煦嫗仁深,必假清光,更曩日。」
所向無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力量強大,銳不可當。《唐語林.卷五.補遺》:「駙馬乘勝突刃,所向無前,斬馘擒生,殆五十。」清.洪昇《長生殿》第三齣:「恃勇銳,沖鋒出戰,指征途所向無前。」
吳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詠絮之才”的才女謝道韞,改作男兒裝,在書齋展玩自繪的男裝小影。 吳藻塑造的女扮男裝的謝道韞這一形象,越了當時社會中的性別界限,背離了當時傳統文化中的女子形象,表達了強烈地參與社會生活的願望,表現了朦朧的女性解放意識,代表了廣大女性的心聲。 她的老師陳文述曾勸其修道,並贈以法名“來鶴”。 在老師的鼓勵下,自丈夫去世之後,吳藻告別了以往的生活,決定一心學佛參禪。 從此,才三十餘歲的吳藻移居嘉興南湖,築“香南雪北廬”,與古城野水為伴,歸於那種青燈古佛的境界。 作品吳藻將自己平生創作的詞作一一整理出來,編成了兩本集子,一是《...
情深骨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感比骨肉至親還深厚。《周書.卷一五.列傳.于謹》:「夙蒙丞相殊睠,情深骨肉,今日之事,必以死爭之。」明.無名氏《運甓記》第二四齣:「感曹丘延譽,情深骨肉,從今去泣別離亭,須有日恩酬推轂。」也作「情骨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