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3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東風射馬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吹過馬耳邊,瞬間消逝。比喻充耳不聞、無動於衷。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也作「東風吹馬耳」。
沈光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陀山。當鄭成功盤踞廈門、金門時,沈光文本想從廈門搭船到泉州,與家人一同過著以船為家的生活,沒想到卻被風吹到臺灣宜蘭,從此過著悶悶不樂的思鄉生活。(註1) 流寓臺灣漂流到臺灣後,沈光文南下寄居臺南。1661年鄭成功來到臺灣,發現沈光文竟然也在此,高興之餘對沈光文也十分禮遇,提供他生活所需。鄭經繼位,沈光文因為做詩諷刺鄭經而引來殺身之禍,只好離開臺南逃往山上,再逃至原住民聚落如目加溜灣、羅漢門等地。在目加溜灣避難的日子,他便以教授番童、醫治病人度日。(註2) 晚年清朝領臺時,沈光文已年過70。當時的諸羅知縣季麒光曾短暫照顧他...
隙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裂縫。如:「經過長久的風吹雨打,這座牆已有好幾道隙縫了。」
白居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品編輯成集,他便定名為《白氏文集》 作品: 《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本篇似是作者練習應考的擬作。按照慣例,凡是指定或限定的詩題,都要加上”賦得”二字。據說寫這首詩時,白居易才十六歲。據唐人張居固《幽閑鼓吹》載,白氏由於這首詩而受著作郎顧況賞識。此詩立意新穎,它借草取喻,把抽象的”別情”寫得具體可感。詩的前四句道出了一個真理:富有生命力的東西,不管客觀環境怎麼摧殘,也絕不會毀滅,一旦時候到來,就欣欣向榮,生機勃發。由於這兩個原因,這首...
風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吹的方向。[例]季風區的風向會隨著季節變換而改變。
七上八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人才」是對仗。「三平二滿」也是宋代常用詞語,例如宋.辛棄疾〈鷓鴣天.莫殢春光花下遊〉詞:「百年雨打風吹卻,萬事三平二滿休。」也作「二平三滿」。「三平二滿」的意思也是普普通通,所以可以和「七上八下」相對。但是這種「七之上、八之下」的用法,後世罕見。
脖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頸項,頭與身體連接的部分。《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一雙眼插將上去,脖項上血汙著。」元.無名氏《黃鶴樓》第二折:「風吹起脖項上絳毛纓一似火燎。」也稱為「脖子」。
張曉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九歌出版社《舅媽祇會說一句話》1985年,中華兒童出版社《從你美麗的流域》1988年,爾雅出版社《曉風吹起》1989年,文經社《玉想》1990年,九歌出版社《我在》1993年,爾雅出版社《我知道你是誰》1994年,九歌出版社《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1996年,九歌出版社《你的側影好美》1997年,九歌出版社《常常,我想起那座山》1997年,天津:百花文藝《小說教室》2000年,九歌出版社《他?她?》2002年,九歌出版社《星星都已經到齊了》2003年,九歌出版社《張曉風精選集》2004年,九歌出版社《送你一個字》2009年...
徐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緩緩吹拂的微風。如:「夏日陣陣徐風吹來,令人心曠神怡。」
曾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邊情十五義》等,為後人留下了一批寶貴的歷史遺產。評價: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西樓》海浪如雲去都回,北風吹起數聲詩,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南城》“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