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被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訴訟中的被告。元.鄭廷玉《後庭花》第三折:「為甚麼將原告人倒監押?哎!你個被論人莫驚諕。」元.鄭光祖《周公攝政》第四折:「如今被論人了罪責,不想那元吉人安然在。」
封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鋪的流品每年要出清幾次,雙方看妥標價,時封存,備銀來取。如:「這燈看起來還頂有價值的,待它封貨時再來標取。」
頓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置、安頓。《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遣伴每送放曠野,名做青草村,將這孩兒要頓放烏鳶巢內,便是攧下來,他怎生更活!」元.關漢卿《玉鏡臺》第一折:「把我雙送入愁鄉醉鄉,我這裡下得階基無個頓放。」
逮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追捕拘囚。《漢書.卷二三.刑法志》:「齊太倉令淳于公有罪刑,詔獄逮繫長安。」
葡萄炸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炸彈,可增加爆炸的威力範圍。炸彈脫離飛機的彈艙後,即可自由導落至欲攻擊的目標。
名微德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聲微小,德性淺薄。《三國演義》第三八回:「玄德拜請孔明曰:『備雖名微德薄,願先生不棄鄙賤,出山相助。備拱聽明誨。』」
對頭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戶對的親事。《紅樓夢》第一一八回:「若說是對頭親,不該這樣相看。」
摩羅精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積極浪漫主義精神的文藝思想。摩羅是梵文māra的音譯,就是惡魔的意思。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在作品中塑造了具有叛逆性格、反壓迫、專制的人物,積極爭取自由、真理,這些人在時的環境下被視為惡魔。此一思想在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對五四新文學產生了影響。
搬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挑撥是非。《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時奶子只道搬斗朝雲一場,少也敲個半死,不想元普如此寬容。」也作「搬鬥」、「搬逗」。
撥弗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人在席間用以勸酒的道具。刻木為人,末端削尖,置於盤中,左右欹側如舞,視傳籌所至或倒時指向,以決定應飲酒的人。古代稱為「酒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