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20.80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逼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逼迫。元.曾瑞〈一枝花.銀箏暗麝塵套.梁州〉曲:「別人有破綻著冷句兒填扎,別人生科泛著笑話兒逼匝。」元.喬吉〈朝天子.暖烘〉曲:「暖烘,醉容,逼匝的芳心動。」也作「逼拶」。
豆秸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豆萁燒剩的灰,色白。比喻雪。宋.蘇軾〈岐亭道上梅花戲贈季常〉詩:「野店初嘗竹葉酒,江雲欲落豆秸灰。」
退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兵。《三國演義》第二回:「張寶解了法,急欲退軍。」
倒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魯陽公與人爭戰,但日暮,即舉戈揮之,太陽馬上倒行三舍。典出《淮南子.覽冥》。後即以倒日形容人力大能勝天。《文選.陸機.弔魏武帝文》:「夫以迴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內;濟世夷難之智,而受困魏闕之下。」
通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投交名帖求。古時將姓名寫在木片或竹片上,拜訪他人時,投遞之以表示自己的身分,一如現今名片。《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乃紿為謁」句下唐.司馬貞.索隱:「謁謂以札書姓名,若今之通刺,而兼載錢穀也。」唐.李商隱〈為同州張評事謝聘錢啟〉:「辦裝無闕,通刺有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硉兀」條。
破丟不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破爛不堪。《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管家看中間懸著一軸稀破的古畫,兩邊貼了許多的斗方,六張破丟不落的竹椅。」
頭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牙是「迓」的訛寫。農曆二月初二的迓禮,稱為「頭迓」。參「頭迓」條。
鐵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蘇鐵科「蘇鐵」的別名。參「蘇鐵」條。
2.龍舌蘭科「朱蕉」、「千年木」的別名。參「朱蕉」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蠷蝚」、「蠷螋」等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