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4.76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泰晤河(Thames Riv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克威互換定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梁為例,如圖 1 所示,一負載作用於 A 點造成 B 點撓度(deflection),等於相同之負載作用於 B 點造成相同結構物在 A 點之撓度,此稱之為位移互換定理(reciprocal-displacement theorem)。或是如圖 2 所示,一作用於 A 點力矩(moment)造成 B 點之旋轉角(angle of rotation),等於相同之扭矩作用 B 點造成相同結構物在 A 點之旋轉角(angle of rotation)。就圖 1 而言,δab=δba;就圖 2 而言,θab=θba,此通稱為馬克威互換定理。(參見Maxwell-Betti reciprocal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服膺儒家學說的人。後泛指讀書人。《墨子.非儒下》:「今孔某之行如此,儒則可以疑矣。」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龍虎也招了儒,神仙也聘與秀才,何況咱是濁骨凡胎。」
湖海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浪跡天涯、四處為家的人。《三國志.卷七.魏書.呂布傳》:「陳元龍湖海之,豪氣不除。」
明義(James Mellon Menzie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謙遜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謙虛有禮,尊重有才學的人。《漢書.卷七三.韋賢傳》:「少好學,修父業,尤謙遜下。」也作「謙恭下」、「謙謙下」、「謙以下」。
圓桌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世紀英國亞瑟王(King Arthur)與騎,常以圓桌舉行會議,共商國家大事,故稱這些騎為「圓桌武」。圓桌武常行俠仗義,後世因此流傳了許多浪漫愛情故事與英勇冒險事蹟。
七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騎七技乃中世紀騎教育所欲達成的目標。歐洲中古時期,騎為封建社會特殊階級之一;其養成制度可以說是當時世俗教育的一環。騎制度興起於第九世紀的後半期。騎的養成,是採取學徒制,須歷經馬僮、隨侍,而成為騎(Knight)。騎為中古封建君王的武,一方面維護封建君王境內的社會安定,一方面誓言維護教會、保護婦孺,因而成為中古社會安定的一股力量。一般騎除注重體能鍛鍊外,尚須具備以下的七種技術:即騎術、游泳、射術、劍術、獵術、棋術或牌術以及吟詩。騎教育的目的,是為了現世而不是為來世作準備;除了上述七技以外,騎尚須遵守騎誡律,包括:祈禱成習、避免罪行、護衛教會、保護孤寡、旅遊各地、參加聖...
徇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貞義烈之為保全名節而犧牲性命。《史記.卷六一.伯夷列傳》:「貪夫徇財,烈徇名,夸者死權,眾庶馮生。」唐.楊烱〈唐上騎都尉高君神道碑〉:「烈徇名不受黃金之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賢。《老子》第四一章:「上聞道,勤而行之。」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上忘名,中立名,下竊名。」
2.古代官階。階位次於下大夫,高於中。《周禮.天官.冢宰》:「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八人,中十有六人,旅下三十有二人。」《孟子.萬章下》:「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一位,中一位,下一位,凡六等。」也稱為「元」。
3.現行官軍階的最高級,位在中之上,少尉之下。
4.佛教用語。三之一。指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追求佛道的大乘修行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