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1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擬唇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側扁;頭尖;吻尖。口小;上頜前方具 3對小犬齒;下頜具一列犬齒。鱗片大形;背鰭與臀鰭具鞘鱗。前鰓蓋膜平滑。D. IX, 11-13;A. III, 9-11;P. 14-15;L.l. 14-16+4-7;G.R. 11-15;臀鰭第II棘長於第III棘。體紅色至橘紅色,體側具約25條的白色細小縱紋;自口角向後方至前鰓蓋上緣有一淡藍至藍白色的縱帶紋;前鰓蓋緣紫色;鰓蓋具一紫色紋;。
藍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長紡錘形而略高;標準體長約為體高之2.6-3.0倍。兩眼間隔平扁。眼前方無溝槽。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骨末端延伸至眼中部的下方;上頜骨無鱗。上下頜骨具帶狀齒,外列齒擴大,前方數齒呈犬齒狀;鋤骨具三角形齒帶且其後方無突出部;腭骨亦具齒帶。鰓耙數17-22。體被中小型櫛鱗,背鰭及臀鰭上均裸露無鱗;側線完全且平直,側線鱗數58-66。背鰭硬軟鰭條間無深刻;背鰭與臀鰭最末之軟條皆略為延長而較前方鰭條長;背鰭硬棘X,軟條10-11;臀鰭硬棘III,軟條8;胸鰭長約等於頭長;尾鰭深叉。體粉紅色,體背有3-4個黃色大斑,體側有藍色小斑駁及蠕蟲狀紋。背鰭、尾鰭及胸鰭鮮黃色或淡黃色;腹鰭及臀鰭色淡。依據 Ne...
黑色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3~4 mm,為小型蜘蛛。 背甲長寬幾乎相等。步足短而呈黃色 。胸板圓形,後端截平狀。腹部心形 ,前端寬,後端漸尖,有一明顯尾部 。全身黑色,腹部有時為茶色,無其 他斑紋。雄蛛體長約3~5 mm,體色和 斑紋大致上與雌蛛同,但步足除基節 外,全部是黑色,且腹部修長具有長尾,有的個體尾部具輪狀縊縮。

【習性】   

常見於臺灣各地低海拔山區。通 常棲息於溪邊或潮濕地方的樹木、灌 木或五節芒的葉面下。結不規則網, 有數條垂絲由巢所在之位置,向下連 接到其他葉片或枝條上,垂絲下方分 布有黏球,作為捕食之用。

花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雄蛛體長約3 mm。背甲灰白色至黃色,側邊黃褐色,眼區亮紅色。步足乳黃色,通常無色斑。腹部背面乳白色,具一對紫褐色斑點,側邊具深色斑紋。觸肢脛節具粗厚鉤狀外側突起及較短的瘤狀腹面突起。插入器短,呈刺狀。  雌蛛體長9 mm。體色及構造和雄蛛相似,但體型較大且體色較淡。外雌器些微骨化,垂兜寬大且突起。交配管長且交疊。受精囊平滑、寬大於長。
青面春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型瘦長,體色多為橄欖綠或淡褐色,全身金色鱗毛。橄欖綠的頭部比中胸背板基部寬。具淡綠色複眼,紅色的單眼,複眼旁和單眼區域有不規則黑色斑紋。橄欖綠的前胸背板短於中胸背板。前胸緣片下緣略擴張,且擴張處有黑色斑點。本種與本屬其它種類最大不同的特徵為1.額唇基:額唇基為綠色且無斑紋(為本種與其他同屬物種最大區別)。2. 腹部較窄。第4腹節兩側有不明顯的黑色突起。3.第3至6腹板有黑色斑紋、第7、8腹節及尾節也為黑色,第8腹節下緣具白粉。另外,雄蟬背瓣小 ,鼓膜露出,魚鱗狀的腹瓣小且左右分離。翅整體透明,翅脈黑色,但前翅前緣脈為暗綠色,前翅結節處為淡黃色,前翅1st橫脈及2nd橫脈有黑色斑紋。雄蟬尾節小...
黃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長紡錘形;標準體長約為體高之3.0-3.1倍。兩眼間隔平扁。眼前方無溝槽。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骨末端延伸至眼前緣的下方;上頜骨無鱗。上下頜骨具帶狀齒,外列齒擴大,前方數齒呈犬齒狀;鋤骨具三角形齒帶且其後方無突出部;腭骨亦具齒帶。鰓耙數17-18。體被中小型櫛鱗,背鰭及臀鰭上均裸露無鱗;側線完全且平直,側線鱗數48-52。背鰭硬軟鰭條間無深刻;背鰭與臀鰭最末之軟條皆延長而較前方鰭條長;背鰭硬棘X,軟條11;臀鰭硬棘III,軟條8;胸鰭長約等於頭長;尾鰭深叉。體紫紅色,頭背有不規則之黃褐色橫紋(若為縱紋則是P. typus),無小暗藍點散佈,吻至頰部另具二條黃藍色縱帶。背鰭及胸鰭淡黃色;尾鰭黃...
星條鬼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蛛體長8 ~ 10 mm。背甲黃褐色,中央與兩側具有黑色條斑。上顎黑褐色,胸板黑褐色,中央有一粗大的黃色條斑。步足呈淡黃褐色而有輪紋。腹部背面有兩條的褐色縱斑。在此條斑之中,並列有黃色小斑點。腹部卵形,腹部腹面呈褐色,有連續四對黃色斑點。此種色彩變異很多,有黑色型、黃褐色型等。 雄蛛體長5 ~ 7 mm。斑紋與顏色相似於雌性。
半金斑褐尺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翅長約 11mm,展翅長約 22mm;雄蟲觸角雙櫛齒狀,雌蟲者絲狀;頭部於觸角間白色,胸部與雙翅藕褐色;前翅寬,前緣些微向外彎,頂角鈍直角狀,外緣向外微彎,翅身近中段具有一小黑色斑,翅頂角向翅身延伸一佔總面積約1/4的黃橙色大斑塊;後翅近前緣1/3藕褐色,其於翅身與腹部赭膚色。
橫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長紡錘形而略高;標準體長約為體高之2.6-3.0倍。兩眼間隔平扁。眼前方無溝槽。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骨末端延伸至眼中部的下方;上頜骨無鱗。上下頜骨具帶狀齒,外列齒擴大,前方數齒呈犬齒狀;鋤骨具三角形齒帶且其後方無突出部;腭骨亦具齒帶。鰓耙數11-17。體被中小型櫛鱗,背鰭及臀鰭上均裸露無鱗;側線完全且平直,側線鱗數63-67。背鰭硬軟鰭條間無深刻;背鰭與臀鰭最末之軟條皆略為延長而較前方鰭條長;背鰭硬棘X,軟條10-11;臀鰭硬棘III,軟條8;胸鰭長約等於頭長;尾鰭深叉。體鮮紅色,體側有5條寬闊之鮮黃色橫斑,但無藍色小斑駁及蠕蟲狀紋。背鰭鮮黃色;尾鰭及胸鰭橘黃色;腹鰭及臀鰭淡粉紅色或淡色。...
馬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名為黑長腳蜂。別名為馬蜂,臺灣黃星長腳蜂。工蜂體長11~14mm。雌蟲體色黑色為主,以下部位暗紅褐色,臉部(有時有黑斑),觸角基半部、前胸背面,中胸小盾片及六足;後胸背面有一對小黃斑。腹部暗紅褐色,第1~4節基部有黑色環帶,第1及2節環帶約占該節長度的2/3,第3及4環帶約占該節長度的1/2。少數個體前伸腹節有一對黃色縱斑;雄蟲臉部黃色,前胸背面僅後緣暗紅褐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