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6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屍橫遍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遭殺死的人很多。《三國演義》第三九回:「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四遊記.東遊記.第一三回》:「一聲連珠炮響,四面伏兵盡起,圍裹將來,殺得番兵橫遍野,血流成川。」
殺人越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書經.康誥》:「殺越人于貨,暋不畏死。」指殺人搶劫。《清史稿.卷二六六.沈荃傳》:「禹州盜倚竹園為巢,殺人越貨,荃遣吏卒收捕,發土得十餘,悉按誅之。」
雞口牛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寧願做小團體的領袖,而不做大團體中不重要的分子。語本《戰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諺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後。』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於牛後乎?」也作「雞牛從」。
不可救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蹻蹻3>。匪我言耄4>,爾用憂謔5>。多將熇熇6>,不可救藥。天之方懠,無為夸毗。威儀卒迷,善人載。民之方殿屎,則莫我敢葵。喪亂蔑資,曾莫惠我師。 〔注解〕 (1) 謔謔:音ㄋㄩㄝˋ ㄋㄩㄝˋ,快樂的樣子。 (2) 灌灌:誠懇的樣子。 (3) 蹻蹻:音ㄐ|ㄠˇ ㄐ|ㄠˇ,驕傲的樣子。 (4) 耄:音ㄇㄠˋ,昏亂。 (5) 憂謔:戲弄調笑。憂,通「優」。 (6) 熇熇:音ㄏㄜˋ ㄏㄜˋ,火勢熾盛的樣子,多指慘毒的惡政。
魂不附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相信活人的身上有精氣,即是靈魂,死時才會離開人的身體。有時候人因為受到極大的刺激,變得極為慌亂,或是失去知覺,就好像魂魄暫時離開了身體,這時人們就用「魂不附體」來形容這種情形。在所引典源中,提到有位婦人久病不癒,徐嗣伯診斷之後,研判這是一種叫做「注」的病,用死人的枕頭煮水服用就可以痊癒。後來王晏知道這件事,就問徐嗣伯原因。徐嗣伯回答︰「注這種病是因為被鬼氣纏身,用死人枕煮藥服用,鬼氣就會散去,不會再附於人的身上。」這裡的「魂氣」是指外來的鬼氣,而非指人自身的魂魄。後來「魂不附體」這句成語就由這裡演變而出,而「魂」卻轉移為人自己的魂魄。自己的魂魄不附在自己身上,極度驚嚇所致。因此,「魂不...
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動物經腎臟過濾分泌,由尿道排泄的液體。即小便。如:「溺尿」、「撒尿」、「他們嚇得屁滾尿流,落荒而逃。」
排尿。如:「尿床」、「嬰兒沒生病卻哭鬧得厲害時,通常不是肚子餓,就是把尿布尿溼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鬱不安。《楚辭.屈原.天問》:「武發殺殷何所悒?載集戰何所急?」
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漂浮流動。《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骸漂流,塞江而下。」
竊位素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占著職位,不做事卻享有食祿。《漢書.卷六六.楊敞傳》:「陪輔朝庭之遺忘,已負竊位素餐之責久矣。」《後漢書.卷三四.梁統傳》:「孔子著《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梁竦作《七序》而竊位素餐者慚。」也作「位素餐」、「素餐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泄。如:「屙屎」、「屙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