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7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畏頭畏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敢貳焉,則敝邑之故也。雖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見于君。夷與孤之二三臣相及於,雖我小國,則蔑以過之矣。今大國曰:『爾未逞1>吾志。』敝邑有亡2>,無以加焉。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餘幾?』又曰:『鹿死不擇音3>。』小國之事4>大國也,德,則5>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6>,急何能擇?命之罔極,亦知亡矣……。」 〔注解〕 (1) 逞:滿足。 (2) 亡:音ㄨㄤˊ,滅亡。 (3) 鹿死不擇音:此句指鄭國如果再受晉國威逼,也許會投靠別國。就像被獵人追趕著的鹿一樣,為了活命,匆忙中就不選擇庇護之所。音,通「蔭」。 (4) 事:侍奉。 (5) 則:效法。 ...
錯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錯夾雜。《文選.王襃.洞簫賦》:「鎪鏤離灑,脣錯雜。」唐.白居易〈琵琶行〉:「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利口捷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言善道,辯才敏捷。《史記.卷一○二.張釋之馮唐列傳.張釋之》:「夫侯、東陽侯稱為長者,此兩人言事曾不能出口,豈斅此嗇夫諜諜利口捷給哉!」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九.神宗熙寧八年》:「吉人之辭寡,君子訥於言,外若不足,其中誠也;利口捷給,外若有餘,其中偽也。」
講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講述傳授自己的學問。《三國演義》第二二回:「融每當講學,必設帳,前聚生徒,後陳聲妓,侍女環侍左右。」
額手稱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命!』」宋江舉手至額,表示對九天玄女的感謝,也有用來表示慶賀之意。《東周列國志》第三七回:「文公至,國人無不額手稱慶。百官朝賀,自不必說。」描述晉文公逃到秦國避難,等亂事平定後回到晉國,老百姓無不舉手,高至額頭,以示慶賀。「額手稱慶」這句成語固指舉手齊額,表示慶賀、高興,但後來只要高興至極而慶賀,不一定舉手額頭,一樣可用「額手稱慶」來形容。
常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日常穿的便服。《南史.卷五.齊廢帝東昏侯本紀》:「戎服急裝縛褲,上著衫,以為常服,不變寒暑。」宋.蘇軾〈贈寫御客妙善〉詩:「幅巾常服儼不動,孤臣入門涕自滂。」
椒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楚大夫子椒及懷王的弟弟子蘭。兩人皆是佞人。語出《楚辭.屈原.離騷》:「覽椒蘭其若茲兮,又況揭車與江離。」後用以比喻奸佞的小人。唐.韓愈〈陪杜侍御遊湘西兩寺獨宿有題一首因獻楊常侍〉詩:「椒蘭爭妒忌,灌共讒諂。」
翊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輔助。《三國志.卷四三.蜀書.呂凱傳》:「今諸葛丞相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遺託孤,翊贊季興。」唐.王勃〈上州上官司馬書〉:「方當翊贊宸極,羽儀臺屏。」
誓海盟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海誓山盟」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唐.司馬貞索隱述贊聖賢影響,風雲潛契。高祖膺籙,功臣命世。起沛入秦1>,憑謀仗計。紀勳2>書爵3>,河盟山誓。蕭曹輕重,灌權勢。咸就封國,或萌罪戾。仁賢者祀,昏虐者替。永監前脩,良慚固蔕。 〔注解〕 (1) 起沛入秦:指漢高祖劉邦從沛縣起義反秦,入關中,降秦王嬰。 (2) 勳:功績、功勞。勳,同「勛」。 (3) 爵:官位。
懸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所佩帶的金銀魚符、魚袋。《遼史.卷四九.禮志一》:「皇帝服金文金冠,白綾袍,帶,懸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