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金圓外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以其優厚的經濟勢力,向拉丁美洲各國從事經濟侵略,藉以獨占各國生產及交通事業,控制各國財政,將拉丁美洲視為經濟範圍。
孔祥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80~1967)字庸之,山西太谷人。留學美國耶魯大學。歷任國民政府委員、財政部長、行政院長、中央銀行總裁等職。以實施法幣政策,確立財政收支系統,創辦專賣事業,著見成效。著有《孔庸之先生演講集》。
藩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明代掌理一省民政和財政的官員。參見「布政司」條。《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先生若愛看詩句,前時在此,有時同撫臺、藩臺及諸位當事在湖上唱和的一卷詩,取來請教。」
國際清算銀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國為了清理賠款及戰爭債務,於西元一九三○年正式成立的銀行。行址設於瑞士巴塞爾。其業務迭有變化,但主要功能仍在促進主要財政及工業化國家中央銀行間的合作。
募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募集公債。如:「國家財政支應不足,只好以募債方式,籌集這樁大工程經費。」
公共收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府財政收入。其目的以供應政府經費支出為主。具有規則性稱為經常收入,如租稅;若來源無定則稱臨時收入,如建設公債收入。若依其來源則可分公經濟收入,如租稅;私經濟收入,如專賣。
工業化七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義大利等七個工業發達的世界首要經濟國家。七國經常開會協調經濟、財政及金融政策,也對財、金、經問題發表聯合聲明,或採取共同行動。同時在世界銀行組織中具有決定性的表決權,因此其經濟表現及有關政策,常是各國研判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
龐巴瓦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51~1914)奧地利著名的經濟學家,曾任財政部長,對奧國的財政改革極有貢獻。擁護資本利息的正當性,與魏塞形成維也納學派。著有資本及資本利息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