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上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符合理想,值得一看。多置於「看」、「瞧」等動詞之後,表示合意、喜歡。《喻世明言.卷一七.單符郎全州佳偶》:「單司戶于眾妓中,只看得他上眼。」《二刻拍案驚奇》卷一:「買的多不在行,伸伸舌,搖搖頭,恐怕做錯了生意,折了重本,看不上眼。」
判斷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是」這個特殊性質的動詞。其作用為聯繫名詞的主語部分和謂語部分,而構成判斷句。如「明天是端午節」。
北轅南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霸,擁有天下的為王。 (11) 信:取信。 (12) 廣地尊名:擴充領土,提高聲譽。廣,擴充,動詞。尊,提昇,動詞。 (13) 數:音ㄕㄨㄛˋ,屢次。 (14) 王:指稱霸天下的王業。
被動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法上指動詞的一個形態。當動詞謂語所表示的行為非由語法主語發出,而為語法主語承受,動詞即用被動式。國語多以「被」詞標誌。如:「小偷被抓到了。」、「他被騙了。」
藏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藏族的共通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主要分衛藏、康、安多三個方言。其中只有安多方言沒有區別意義的聲調。其複輔音聲母亦最多,顯然較能保留古藏語的型態。藏語句法跟緬甸語一樣,將受詞放在動詞前,並把形容詞安在所修飾的名詞之後。
詞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近人楊樹達撰,十卷。詮釋古書中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及部分代詞、動詞、副詞的用法。先辨別詞類,後說明作用及列舉文例,使讀者對古書中虛詞的用法有所瞭解。
意謂繁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敘事繁句中,做述詞用的動詞,只存在於人的心意中,而不表現於事實,則此繁句稱為「意謂繁句」。如《孟子》梁惠王篇「民以為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
普米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的共通語言。通行於雲南省蘭坪、寧蒗、維西、麗江等縣。方言差別較大,複輔音和複元音較多,部分地區元音分鬆緊。句子成分的基本次序是主語、賓語、謂語。形容詞在被修飾詞之後,動詞的人稱、時、趨向等語法範疇用前加成分表示,一部分表示趨向的前加成分兼表時間。
主動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詞用於主動語氣,主動者居動詞前的句式。如「他走路上學。」即為主動式句式。也稱為「主動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