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吻雙帶立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甚側扁,背緣高而隆起,略呈三角形。頭短小。吻尖突而不呈管狀。前鼻孔後緣具鼻瓣。上下頜約等長,兩頜齒細尖。體被中大弱櫛鱗,頭部、胸部與鰭具小鱗,吻端無鱗。背鰭連續,硬棘XI-XII,軟條24-27,第IV棘特別延長;臀鰭硬棘III,軟條17-19。體銀白色,體側具2條黑色橫帶,第一條黑橫帶自背鰭起點下方延伸至腹鰭,第二條黑橫帶則約自背鰭第VI-VIII硬棘向下延伸至臀鰭後部;頭頂灰黑色;兩眼間具黑色眼帶;吻部背面灰黑色。背鰭軟條部及尾鰭黃色;胸鰭基部及腹鰭黑色。
藍身絲鰭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側扁。前鰓蓋上緣具小而尖銳鉅齒。頰部具 2列鱗片(少數 1列);背鰭前中央鱗 6枚;側線不連續,中斷於背鰭軟條部中段之下方。D. XI-XII, 9;A. III, 9-10(10);P. 14-16;L.l. 15-18+6-11;G.R. 16-19;成熟雄魚腹鰭極長;雄魚尾鰭茅尾形,雌魚圓形。體前上半部黑褐色,後半部紅褐色;奇鰭與腹鰭深藍色;成魚鱗片後緣通常為深藍色;胸鰭基部有一暗褐斜斑;雄魚胸鰭後方有一橙黃色斑;背鰭、臀鰭與尾鰭基部紅褐色,末梢淺藍色具不規則波浪狀橙褐紋;腹鰭第一與第二軟條為褐色。
環紋全裸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細長;口中型;上下頜具一列齒,前方具4犬齒,無後犬齒。鱗片小,頭部除頸背外,餘無鱗;側線在背鰭後部下方陡向下斜。D. IX, 12;A. III, 12;P. 13;L.l. 100-118;G.R.19-23;背鰭連續,幼、雌魚尾鰭稍圓,雄魚凹型。幼魚體腹部及頭腹部黑色,體上半部黃色,近背鰭基部處具一黑色細縱帶。雌魚體呈褐色至橄欖褐色,體側17-19個暗褐色短垂直帶,鰓蓋膜具一藍黑斑,尾鰭末端具明顯白色新月斑;雄魚體背藍色,體腹藍綠色,無淺淡色帶,若有則在肛門上方,尾鰭藍色而具綠色的新月斑,末緣透明。
九棘長鰭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稍長;前鰓蓋骨具鋸齒緣;頰與鰓蓋被大形鱗;背鰭連續,前方數棘較高;胸鰭稍圓;側線完全,連續不間斷,在背鰭後部陡降。前鰓蓋骨具鋸齒緣;頰與鰓蓋被大形鱗。D. IX, 11;A. III, 9;背鰭前方數棘較高,雄魚第I-II棘延長為絲狀。體色多變,雄魚紅褐色至黄褐色,體具白色點狀列,但有時不顯;鰓蓋上形成一黑色眼斑。雌魚體色雷同,白色點狀列明顯。幼魚體色橄欖綠。
斜帶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odianus loxozonus (Snyder, 1908)
體延長;體背為紅褐色,腹部為淡黃色,頭與體側具有許多橙色縱紋;背鰭軟條黑色,且色帶向下方延伸經尾柄下方至尾鰭下緣,背鰭第一~三棘具黑斑;臀鰭具一弧狀黑帶,腹鰭黑色;體長可達40公分。
南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度──西太平洋區。
棲息於珊瑚礁區的肉食性魚類。
供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隆頭魚科(Family Labridae),Wrasse Fishes
四線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橢圓形,背緣呈弧狀彎曲。兩眼間隔平坦。上下頜兩側具尖齒,外列齒較大;上頜前端具大犬齒2-4顆;下頜前端則為排列疏鬆之圓錐齒;鋤骨、腭骨均具絨毛狀齒;舌面無齒。體被中大櫛鱗,頰部及鰓蓋具多列鱗;背鰭、臀鰭和尾鰭基部大部分亦被細鱗;側線上方的鱗片斜向後背緣排列,下方的鱗片則與體軸平行。背鰭軟硬鰭條部間無深刻;臀鰭基底短而與背鰭軟條部相對;背鰭硬棘X,軟條14-15;臀鰭硬棘III,軟條7-8;胸鰭長,末端達臀鰭起點;尾鰭內凹。體鮮黃色,腹部微紅;體側具4條藍色縱帶,且在第2至第3條藍帶間具一不明顯之黑點;腹面有小藍點排列而成的細縱帶。各鰭黃色,背鰭與尾鰭具黑緣。本種極易與孟加拉笛 (L. b...
海雞母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橢圓形而高。兩眼間隔平坦。前鰓蓋缺刻及間鰓蓋結顯著。鰓耙數16-18。上下頜具細齒多列,外列齒稍擴大,上頜前端具2-4犬齒,內列齒絨毛狀;下頜具一列稀疏細尖齒,後方者稍擴大;鋤骨齒帶三角形,其後方無突出部;腭骨亦具絨毛狀齒;舌面無齒。體被中大櫛鱗,頰部及鰓蓋具多列鱗;背鰭鰭條部及臀鰭基部具細鱗;側線上方的鱗片斜向後背緣排列,下方的鱗片則與體軸平行排列。背鰭軟硬鰭條部間無明顯深刻;臀鰭基底短而與背鰭軟條部相對;背鰭硬棘X,軟條15;臀鰭硬棘III,軟條8;胸鰭長,末端達臀鰭起點;尾鰭內凹。體褐色帶有紅光,每個鱗各具一白點,除外尚有一白斑位於側線後方1/3處上;頭側有波浪狀藍紋。各鰭黃色至暗灰...
橋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ephyroberyx darwinii (Johnson, 1866)
身體被小櫛鱗,側線上的鱗片較大,且有1棘凸;稜鱗9~16片,口腔及鰓腔黑色。
西太平洋(日本及台灣)。
水深320~660公尺間。
為下雜魚,數量少,非食用性魚種。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金眼目(Order Bery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亞目(Suborder Trachichthy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科(Family Trachichthyidae),Slimeheads
燈眼魚上科(Superfamily Anomalopoidea)
詹氏錦魚或詹氏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halassoma janseni (Bleeker, 1856)
體延長;尾鰭後緣半月形,成魚上、下葉延長;頭上半部黑色,下半部為淡色;體背具3條極寬黑色帶;體長可達20公分。
南日本、台灣、菲律賓。
棲息珊瑚礁區的肉食性魚類。
供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隆頭魚科(Family Labridae),Wrasse Fishes
斑點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1.9-2.0倍。吻短而鈍圓。口中型;頜齒兩列,小而呈圓錐狀。眶下骨裸出,下緣具鋸齒;前鰓蓋骨後緣具鋸齒。體被櫛鱗;鼻部具鱗;側線之有孔鱗片15-17個。背鰭單一,軟條部不延長而略呈角形,硬棘XIII,軟條13-14;臀鰭硬棘II,軟條14-15;胸鰭鰭條17;尾鰭叉形,上下葉末端呈尖狀。體呈灰色至灰黃色,腹部較淡 。臀鰭灰色,後方具一大黑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