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妄稱尊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繡鸞鳥的旗子,持有旄旗的騎士。鸞,傳說中的一種神鳥,似鳳凰。旄,音ㄇㄠˊ,古代竿頭上飾有犛牛尾的旗。騎,音ㄑ|ˊ,指騎士、騎兵。 (3) 蹕:音ㄅ|ˋ,古時帝王出巡時,禁止行人以清道。 (4) 磬折:屈身如磬,以示恭敬。磬,音ㄑ|ㄥˋ,古代用玉石或金屬製成的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可懸掛在架上。數量不一,有單一的特磬,也有成組排列的編磬。 (5) 禮饗:按禮節以盛宴款待賓客。 (6) 封侯大將軍:封贈有侯爵地位的大將軍。 (7) 雄雌未定:指勝負未決。 (8) 吐哺:吐出嘴裡的食物,急著去接待賓客。形容殷勤地求取賢士。 (9) 修飾邊幅:整修裝飾衣著儀容等形式小節。 (10)...
軍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用的旗。如:「今日部隊接受校閱,軍旗迎風飄揚,軍容壯盛。」
磨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推磨般揮動著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合曲舞旋訖,諸班直常入祗侯子弟所呈馬騎,先一人空手出馬,謂之『引馬』,次一人磨旗出馬,謂之『開旗道』。」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劊子做磨旗科云)怎麼這一會兒天色陰了也。」
堆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堆積貯藏。《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叫木耐率領兵眾,將奪得旗改造做雲梯,帶二百兵,每人身藏枯竹一束,到他城西僻靜地方,爬上城去,將他堆貯糧草處放起火來。」
熊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古代旗常以熊、虎為圖案,後亦引申指旗。《周禮.春官.司常》:「熊虎為旗,鳥隼為旟。」唐.杜甫〈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翠華卷飛雪,熊虎亘阡陌。」
迫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狹窄。南朝梁.劉孝標〈東陽金華山棲志〉:「登自山麓,漸高漸峻。壟路迫隘,魚貫而升。」《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大梁城中迫隘,欲展外城,先立個標,候今冬農隙之時,興工板築。」
兵火連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責讓。今將百萬之眾,遇城而不能下,何謂邪?」遂圍之數十重,列營百數,雲車1>十餘丈,瞰臨2>城中,旗蔽野,埃塵連天,鉦鼓3>之聲聞數百里。或為地道,衝輣橦城。積弩亂發,矢下如雨,城中負戶而汲。王鳳等乞降,不許。尋、邑自以為功在漏刻,意氣甚逸。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雲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 〔注解〕 (1) 雲車:即樓車,稱「雲」言其高也,上設有望樓,為古時用來偵察敵情的戰車,亦名望樓車。 (2) 瞰臨:從高處往下看。瞰,音ㄎㄢˋ。 (3) 鉦鼓:古代行軍時,擊鼓表前進,敲鉦表停止。故用鉦鼓比喻軍事。鉦,音ㄓㄥ。一種銅製的打擊樂器,形似鐘而狹長,有長柄可執,是古代行軍...
法西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拉丁語Fasces的音譯,原意為古羅馬執法官吏的權力標。今特指主張極權軍事統治的極端右翼思想。一戰期間由義大利墨索里尼創立執行,也影響二戰期間的德國納粹黨等政權,並廣指各種極權統治政體與方式。
裝幌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幌子,酒店的旗。裝幌子比喻人專飾外表,擺空架子。《野叟曝言》第三六回:「那裝幌子、支空頭、偷天換日的拐棍,歷任以來,也不知夾死了多少!」也作「裝門面」、「裝點門面」。
旛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鋪蓋在上面的旗。《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九:「乃具車輿,列旛蓋,惟謙躬為控馬,既至祠所,盛設供帳,罄折庭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