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6.68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來民間的型制上可能在琴筒上蒙動物皮,故有弦、弦、豹弦等稱法,現皆改為蠎皮面,與鐘弦相似,皆以鐘形琴筒蒙,琴軫在桿內方,型體較大,調弦較低,為「上一凡」四度的外調反管調弦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即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視,專心注意看。
臺灣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約15~21 mm。背甲綠色,散生多數黑褐色點斑。額部由前中眼至上顎前方末端有一條黑色細線;另外,從頭部側面至上顎側面之中點還有一條黑色細線。眼睛排列方式與斜紋蛛相同,二個前中眼最小排在最前方,其餘六眼約等大,排成六角形,前、後側眼之間距大於後列中、側眼之間距。中窩縱向。胸板心形,綠色,中 央有一黑色細線紋。步足淺綠褐色,密佈黑褐色細斑,尤以腿節最明顯。各步足均具許多長刺。腹部長卵形,向後端逐漸尖細。腹部綠色,背面中央有一條寬的灰褐色縱帶。腹部腹面中央有一條銀白色縱帶,直達絲疣前方。雄蛛體長約12 mm,體色與雌蛛相同,但腹部較細小。觸肢細長...
智利耳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年生草本,基生葉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單一至分裂,先端銳尖至漸尖,葉緣全緣至疏齒牙緣,疏生纖毛,葉片兩面光滑,中肋於下表面散生毛被;莖生葉線形,披針形至長橢圓形,單一,基部抱莖,先端銳尖至漸尖,葉緣鋸齒緣,散生纖毛;頭花排列為頂生聚繖狀或聚繖圓錐狀,由舌狀花組成,長約9公厘,寬3.5公厘,總苞4輪,總苞裂片線形,外輪者長約2.5公厘,最內輪者長至8公厘,於結果時延長,先端鈍,表面具絨毛,外輪苞片的絨毛較內輪者密,具1脈,中肋被毛,長1.5-3公厘,邊緣膜質且具纖毛,纖毛長0.2-0.3公厘;托片長橢圓形,長約3.5公厘,具1脈,膜質,先端二裂,具纖毛和芒,芒長約1.5公厘;花冠黃色,長約6.5公...
細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約7 ~10 mm。背甲隆起,橙黃色,中央有兩條褐色 或黑褐色的平行細縱紋,兩側常各具有一條顏色較淺或斷續的細 紋。此外,由前中眼至上顎毒牙基部還有一條黑色細線。眼睛排 列方式與斜紋蛛相同,二個前中眼最小排在最前方,其餘六眼 約等大,排成六角形。胸板黃褐色。步足淺褐色,具有許多長刺 。腹部長卵形,向後端逐漸尖細。腹部背面有一條黃褐色或紅褐 色縱帶,兩側鑲有黑邊,直達腹部末端,不具斜紋。腹部腹面有 一條黑褐色縱帶,由胃外溝至絲疣前為止。雄蛛體長約6 ~ 7 mm ,體色與雌蛛相同,但腹部較細小,觸肢末端之觸肢器黑色,杯 葉末端較斜紋蛛細長。

 ...
南毛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體爲小圓枕形,膨脹,腹、背及前後緣對稱。前緣包括廣大的內緣邊及內緣溝,緣面包括二至三條緣稜。後緣爲半圓形,殼表刻有網紋,網紋來於各橫肋之間,腹、背兩緣平於平行。殼體近於小圓枕形,腹背兩緣平行,前、後兩緣圓弧形,前緣向下腹緣突出,後緣突出。前緣爲新月形,內緣溝清楚,緣面刻有三條平行排列的縱肋。後緣狹窄,有網狀的後端緣面。殼表刻有網狀的花紋,網紋的緯線粗重,經線纖細,網孔夾於各緯線之間。
囫圇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834),唐高僧。精練玄義。貞元十一年,掛錫池陽南泉山,自建禪齋,足不下南泉三十餘載。有「南泉斬」公案留世。 (4) 鎮州:地約在今河北正定縣一帶。後漢時稱鎮州,宋代初期延用,後升為真定府。 (5) 九峰:生卒年不詳。曾受法於延壽禪師。 (6) 延壽:釋延壽,生卒年不詳。棄吏出家,五代時於杭州永明寺,倡導禪淨兼修,發揚「淨土思想」,圓寂後賜號「智覺禪師」。 (7) 渾崙:同「囫圇」、「渾淪」。指整個的,完整的。〔參考資料〕 《朱子語類.卷一二四.陸氏》而今不欲窮理則已,若欲窮理,如何不在讀書講論?今學者有幾個理會得章句?也只是渾淪吞棗,終不成又學他,於章句外別撰一個物事,與他鬥。
指桑罵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滿一股腦兒向桑樹來發洩吧!在《金瓶梅詞話》第六二回中有一段寫到李瓶兒因為兒子官哥兒被五娘潘金蓮房裡的嚇著,結果病死了,因此傷心臥床不起。王姑子來探望她時,丫環如意兒趁機抱怨說這都是五娘養的惹的禍,五娘不但不認錯,反而在李瓶兒兒子死後,每日在「那邊指桑樹罵槐樹」,百般稱快。這裡用的就是「指桑罵槐」的成語。「指桑罵槐」,有時亦作「指桑說槐」,例如《紅樓夢》第一六回寫到了王熙鳳向賈璉訴說賈府裡管家奶奶的難纏。自己要做錯了一點小事,這些人就要拿來當笑話;要是自己稍有偏心,這些人就會「指桑罵槐」的抱怨。因為王熙鳳是主人家,所以這些下人要抱怨,也只好指著桑樹罵槐樹了。這句成語有更通俗的說法,例如「指豬...
狐假虎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虎以為然,故遂與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之畏己而走,以為畏狐也。 〔注解〕 (1) 虎:一種形似而體形碩大的動物,全身黃褐色,具黑色條紋。性凶猛。獨居,善游泳。於夜間狩獵,以鹿、羊、豬等為食。 (2) 狐:一種形似犬的動物,較犬而小,體瘦,面部較長。吻尖突,耳朵三角形。尾大而長,毛多為赤黃色。性聰明敏感,喜食野鼠、鳥類、家禽等。 (3) 長百獸:為百獸之長,即作百獸之王。長,音ㄓㄤˇ。 (4) 逆:違逆,違背。 (5) 走:逃跑。〔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戰國策.楚策一》、《春秋後語》(據《太平御覽.卷九○九.獸部二一.狐》引)、漢.劉向《新序.卷二.雜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