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6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時語言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瑞士語言學家德.索緒(F. de Saussure)所創立的名詞。主要研究語言在某一時期的狀態,即語言學分類中的描寫語言學,因為語言無法像一般歷史事實可按朝代來劃分。也譯作「斷代語言學」、「並時語言學」。
塔里木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為新疆最大的內陸河,有四源,分別為阿克蘇河、喀什噶河、葉羌河、和闐河,在阿克蘇縣東南會合,主流及支流長達一萬餘公里,圍繞省內塔里木大戈壁,下流注入羅布淖及臺特馬淖兩湖。
鵧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黑鳥。《雅.釋鳥》宋.邢昺.疏:「鷑鳩,一名鵧鷑。」
銅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銅鑄的印章。漢以後官員所用,清代官印,三品以下用銅製,二品以上用銀鑄。唐.李頎〈送崔嬰赴漢陽〉詩:「纔年三十佩銅印,知弦歌漢水清。」《宋史.卷一五四.輿服志六》:「兩漢以後,人臣有金印、銀印、銅印。唐制,諸司皆用銅印,宋因之。」
蛗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蝗蟲。《雅.釋蟲》:「蛗螽,蠜。」
內長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山西北部和察哈南部的長城分為兩條,北邊的稱為「外長城」,南邊的稱為「內長城」。
布加勒斯條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西元一八一二年結束俄土戰爭的和約,主要決定塞維亞人取得自治權,而土耳其軍隊仍有控制塞維亞要塞的權利。
2.西元一九一三年結束第二次巴幹戰爭的和約。保加利亞將領土割讓給希臘、塞維亞、羅馬尼亞。
3.西元一九一八年羅馬尼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敗於同盟國後被迫接受的條約。主要決定羅馬尼亞歸還一九一三年所得保加利亞土地,且奧匈帝國取得控制喀巴阡山山口權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薔薇科梨屬,落葉喬木。葉廣卵形至卵形,鋸齒緣,光滑無毛。繖形或近總狀花序具六至二十朵花,花瓣白色。梨果近球形,徑九至十毫米。《雅.釋木》:「檖,蘿。」晉.郭璞.注:「檖,今楊檖也。實似梨而小,酢可食。」也稱為「豆梨」、「鹿梨」、「陽檖」。
多倫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於察哈的灤河上游南岸,為蒙漢交通要道,以及農墾、畜牧中心之一。舊時為多倫諾廳。
儚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昏亂迷惑的樣子。《雅.釋訓》:「儚儚,洄洄,惛也。」晉.郭璞.注:「皆迷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