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紫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以紫微垣星座比喻帝居,所以稱皇宮為「紫禁」。唐.杜甫〈洗兵馬〉詩:「青春復隨冠人,紫禁正耐煙花繞。」唐.錢起〈贈闕下斐舍人〉詩:「二月黃鸝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
哀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文詞悱惻綺麗。唐.柳〈與徐給事論文書〉:「自屈宋已降,為文者本於哀豔,務於恢誕,亡於比興,失古義矣。」
同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同坐一處。古人席地而坐,故稱同坐為「同席」。《禮記.曲禮上》:「父子不同席。」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
牛馬襟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行事像禽獸一般。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我罵你個沐猴冠牛馬襟裾!」也作「馬牛襟裾」。
見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生效力。三國魏.孔融〈汝穎優劣論〉:「韓元長雖好地理,未有成功見效如許掾者也。」《儒林外史》第一回:「母親老病臥床,王百方延醫調治,總不見效。」
以規為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瑱,古代冠上懸垂兩側以塞耳的玉石。以規為瑱指把規過勸善的話,視為塞耳的瑱玉,而完全沒聽入耳。語出《國語.楚語上》:「賴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盡乎?其又以規為瑱也?」後比喻不聽別人的規勸。
九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天子服上的九種圖飾。即龍、山、華蟲、火、宗彞、藻、粉米、黼、黻九種圖案。見《書經.益稷》唐.孔穎達.正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紅色的。《荀子.富國》:「故天子袾裷衣,諸侯玄裷衣。」唐.楊倞.注:「袾,古朱字。」
千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碧綠的樣子。《文選.宋玉.高唐賦》:「仰視山顛,肅何千千。」《文選.潘岳.藉田賦》:「蟬熲以灼灼兮,碧色肅其千千。」也作「芊芊」。
治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其統治管轄之下。《漢書.卷九○.酷吏傳.嚴延年傳》:「吏忠盡節者,厚遇之如骨肉,皆親鄉之,出身不顧,以是治下無隱情。」《儒林外史》第一回:「這就是門生治下一個鄉下農民,叫做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