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2.64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梨花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最早流行於山東。農民歌唱時,拿農具犁鏵兩塊碎片擊節。發展成大鼓後,仍保留了這種擊節方式,用兩塊半圓形鐵片或銅片代替犁鏵碎片,左手食指夾擊發音。也稱為「月牙片」。
發脫口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口齒,指說話的吐字發聲。發脫口齒指說唱白時候的發音和吐字。《紅樓夢》第五四回:「不過聽我們一個發脫口齒,再聽一個喉嚨罷了。」
成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發音的動作。使發音器官發生接觸或口腔形成某形式的共鳴器,藉以構成某種狀態。如發〔p〕時,必先將口腔閉住,這種狀態即是成阻。
廣府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廣州為中心,流行於廣東大部分和廣西部分地區的劇種。西皮、二黃為其基本曲調,吸收廣東小曲,並把胡琴調門降低,以利粵語發音。也稱為「粵劇」。
脣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音時受圓脣元音影響,口脣向前接近作圓形,稱為「脣化」。如波〔 pwo〕,其中〔p〕受圓脣元音〔o〕的脣化作用而變成〔pw〕。也稱為「圓脣化」。
音素文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拼音文字。音素文字中每個詞素的寫法反映其實際發音。如土耳其文、克羅西亞文等。
圓脣元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音時口脣向前接近作圓形者,如注音符號的ㄨ、ㄩ、ㄛ三韻符。也稱為「圓脣韻」。
半開元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韻學上指發音時舌頭位置略高於低元音的母音。參見「半低元音」條。
廣州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廣州為中心,流行於廣東大部分和廣西部分地區的劇種。以西皮和二黃為其基本曲調,與國劇和漢劇非常接近,但聲腔變化仍大,每每在唱詞中增加粵語,吸收廣東小曲,一面減少崑曲大牌子,並把胡琴調門降低,以利粵語發音。也稱為「粵劇」。
半抖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韻學上指發音時,舌尖或小舌顫動一次的語音。現代漢語無此類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