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49.99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猖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帶散亂不整。引申為恣意胡為,狂妄偏邪。《楚辭.屈原.離騷》:「何紂之倡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譏紂之猖披,傷羿澆之顛隕,規諷之旨也。」也作「昌披」。
以指撓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手指攪動沸騰的水,想要使其變冷。比喻力量薄弱,不但無法奏效,反而造成自身的損害。《荀子.議兵》:「以詐堯,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撓沸。」
慚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行有缺陷、不圓滿。《書經.仲虺之誥》:「成湯放于南巢,惟有慚德。」唐.李白〈與賈少公書〉:「方之二子,實有慚德,徒塵忝幕府,終無能為。」
剖腹藏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笑。」公對曰:「臣聞魯哀公謂孔子曰:『有人好忘者,移宅乃忘其妻。』孔子曰:『又有好忘者甚於此,丘見紂之君,乃忘其身。』」太宗曰:「朕與公等既知笑人,今共相匡輔,庶免人笑。」 〔注解〕 (1) 劈:用刀斧等從縱面將物體破開。〔參考資料〕另可參考:《資治通鑑.卷一九二.唐紀八.太宗貞觀元年》
餘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遺留的禍害。《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傳》:「若湯之旱,則之餘烈也。」
生靈塗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容人民處於極端艱苦的困境。此外,在《書經.仲虺之誥》中有一句話:「有夏昏德,民墜塗炭」,意思是說:夏昏庸不能體恤人民,以致人民生活陷入艱困。文中「民墜塗炭」的語義和《晉書.卷一一五.苻丕載記》中的「生靈塗炭」相近似,也可參考之。
影不離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形影不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呂氏春秋.孝行覽.首時》論述的重點是教人把握時機。時機不對,縱使有商湯和周武王的才德也無法成就功業;反之,處在夏和商紂暴虐無道的朝代而沒有商湯、周武王的才德,同樣也無法成就功業。聖人和時機不可分離,就像一個人在日光下步行,他的形體和影子不可分離一樣。後來「形影不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與人或與物、物與物的關係密切,不能分開。此外,清代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濼陽消夏錄二》:「青縣農家少婦,性輕佻,隨其夫操作,形影不離,恆相對嬉笑,不避忌人。」則用「形影不離」形容二人關係親密,無時無處不在一起。
太山壓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雞蛋。 (5) 湯:即商湯。商的開國君主,契之後,名履,生卒年不詳。初居亳,為夏方伯,專主征伐;夏無道,湯興兵伐之,放於南巢,遂有天下,國號商,在位三十年崩。 (6) 武:即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參考資料〕 ■《晉書.卷七一.孫惠列傳》明公今旋軫臣子之邦,宛轉名義之國,指麾則五嶽可傾,呼噏則江湖可竭。況履順討逆,執正伐邪,是烏獲摧冰,賁育拉朽,猛獸吞狐,泰山壓卵,因風燎原,未足方也。今時至運集,天與神助,復不能鵲起於慶命之會,拔劍於時哉之機,恐流濫之禍不在一人。■《蘇武集》(據...
發屋求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拆除房屋,以求捕獲狸貓。比喻因小而失大。《淮南子.說山》:「壞塘以取龜,發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脣而治齲,跖之徒,君子不與。」
營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軍營。《新唐書.卷一五七.陸贄傳》:「夫關中,王業根本在焉。豪之在關中者,與籍於營衛不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