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Kaha perplex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體色為黑色,臉的突起具有黑色斑紋而頰及頭頂無顏色,口吻第一節及腿節為淺黑色,口吻最後兩節、脛節及跗節還有胸部腹面為淺黃色,前翅黑色並具有透明區域,有些翅脈呈現紅色,後翅淺黑色且腹緣紅色,頭部最寬處明顯長於最高處,突出區域比複眼寬為1.45:1,觸角之主分枝短並具有四鱗片,前翅長為寬的2.9倍,翅端部具有不明顯之鐮刀狀翅緣,後足刺型為5-5-(5-6),雄蟲體長(含前翅)為4.5至6.5公厘,前翅長為3.6至5公厘,雄性生殖器之尾節以背面觀則長為寬的1.3倍,尾突立於端部,生殖節與尾節下方呈圓形彎曲,陽莖之鞭狀體短,左側具匙狀突起而右側具細長突起,把握器細長且腹緣呈波浪狀彎曲而倍面基部之突起...
Aetholix flavibasali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胸背板以及腹部前四節背板為白色底色,並帶有橘色斑點。前翅基部以及中線與外線之間為白色,其餘部分為褐紅色,前翅基部有紅色斑點延伸至約翅中心處。後翅基部與中央為白色並有些許橘色斑點,其餘部分為褐紅色。
Dichomeris oxycarp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ichomeris oxycarpa是旋蛾科/麥蛾科(Gelechiidae)棕旋蛾亞科(Dichomeridinae)oxycarpa種群的成員。本種的前翅為橄欖綠色底,布有黑色細紋,前緣靠頂角1/3與外緣為黃色,前緣約於1/2處有一塊黑色卵狀斑;後翅為黑褐色底,無其他翅紋。棕旋蛾屬的介紹請參考本站物種解說─Dichomeris bucinaria藍紋棕麥蛾;oxycarpa種群的成員目前僅有一種,即本種。

A Brief Introduction: In Taiwan, Dichomeris oxycarpa represents ...
Pedioxestis isomorph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頭部呈現鮮明的橘黃色,前後翅上沒有特殊翅紋,僅由具有金屬光澤的棕黑色鱗片所覆蓋。前、中與後足均為橘黃色。
Loxoblemmus equestri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14-20 mm。體色黑褐色,雄蟲頭部前緣突出並有一條淺色斑紋,突出的前額扁平如棺木。頭頂與前胸背板交界處有數條淺褐色斑紋。雌蟲頭部無明顯突出。
Leucolejeunea xanthocarp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著生於山地林內之樹幹上或葉附生。白綠色。莖匍匐,1~1.5.cm長,不規則的分枝。葉背片疊生,卵形,圓頭。腹緣與先端明顯內曲,腹片為背片之2/5長,長方形,切頭,緣端有小齒牙,小齒牙的龍骨邊有透明細胞。葉細胞15~22μm。腹葉疊生,寬度為莖的3~4倍,橫向較寬的橢圓形,全緣。此雄同株。雌苞頂生於莖,從此苞基部生出1~2條新枝。苞葉之背片與腹苞葉為圓頭,全緣,蒴萼倒卵形,5褶。雄苞頂生於短側枝上。
鋁土礦(bauxit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ryaxis tychobythinoide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色,腿節和觸角為均一之紅棕色,觸角最後一節,脛節和跗節顏色較淺。觸角梗節很明顯地長度長於寬度,雄蟲前足脛節不具亞端齒。
Polleniopsis toxopei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色黑,上具黃色粉被,不具金屬光澤。顏脊下部寬、低而圓,不發達。體長 5-7 mm。翅 R 脈之幹脈裸,雌蟲具適宜胎生之內外生殖器。
Betacixius ocellatu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體色為黑色,體軀覆蓋著蠟粉,前額及單眼黑褐色,後唇基為深褐色,前額具淺黃色斑紋,口針、唇基基部及足為黃色,頭頂基寬為中長的5.3倍,中脊起弱,前額最寬處與中長相等,口針長達後足基節,前翅通常覆蓋著刺毛,雄蟲體翅長為5.54-6.25公厘,雌蟲則為6.15-6.77公厘,雄蟲前翅長為4.72-5.43公厘,雌蟲則為5.23-5.74公厘,雄性生殖器之生殖節對稱,中央腹面突起以腹面觀可見大且為亞三角形,尾節矩形且端部平截,把握器對稱,陽具亞端部膨大,雌性生殖器之生殖節對稱,以尾端觀可見為卵形,尾節矩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