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7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妄指鹿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而從邪臣之言。鹿與馬之異形,乃眾人之所知也,然不能別其是非,況於闇昧4>之事乎?《易》曰:「二人同心,其義斷金。」群黨合意,以傾一君,孰不移哉! 〔注解〕 (1) 秦二世:秦始皇的次子胡亥,生卒年不詳。始皇帝崩,宦者趙高矯詔殺長子扶蘇,立次子胡亥為帝,稱為「二世」。在位三年,後為趙高所殺。 (2) 趙高:?∼西元前207,秦時宦官。始皇崩於沙丘,趙高偽造遺詔,立胡亥為二世,殺李斯,自為丞相,專權用事。旋又弒二世,立子嬰為帝,後為子嬰所誅。 (3) 丞相:指趙高。 (4) 闇昧:不明白、不清楚。闇,音ㄢˋ。昧,音ㄇㄟˋ。〔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
莫斯科(Moscow)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條跳板上走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同心協力、合作無間。《平妖傳》第二二回:「從此兩個媒婆真個和同水蜜,一條跳板上走路。」
引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率領兵馬。《史記.卷八二.田單傳》:「燕引兵東圍即墨,即墨大夫出與戰,敗死。」《三國演義》第一四回:「近呂布以兵敗投之,備使居於小沛;若二人同心引兵來犯,乃心腹之患也。」
呼鹿為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而從邪臣之言。鹿與馬之異形,乃眾人之所知也,然不能別其是非,況於闇昧4>之事乎?《易》曰:「二人同心,其義斷金。」群黨合意,以傾一君,孰不移哉! 〔注解〕 (1) 秦二世:秦始皇的次子胡亥,生卒年不詳。始皇帝崩,宦者趙高矯詔殺長子扶蘇,立次子胡亥為帝,稱為「二世」。在位三年,後為趙高所殺。 (2) 趙高:?∼西元前207,秦時宦官。始皇崩於沙丘,趙高偽造遺詔,立胡亥為二世,殺李斯,自為丞相,專權用事。旋又弒二世,立子嬰為帝,後為子嬰所誅。 (3) 丞相:指趙高。 (4) 闇昧:不明白、不清楚。闇,音ㄢˋ。昧,音ㄇㄟˋ。〔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
騙口張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賣弄口舌、搬弄是非。元.無名氏《馬陵道》第四折:「你道是同心共膽,還待要騙口張舌。」《金瓶梅》第八三回:「這春梅歸房,一五一十對婦人說:『娘不打與你這奴才幾下,教他騙口張舌,葬送主子,就是一般!』」也作「片口張舌」、「張舌騙口」。
背水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適宜攻城的嗎?其實這座城會無法攻破,完全是因為它的防護堅固,城內兵器完備,糧食物資充足,又有豪傑之人同心協力的固守。如果不是這樣,城就很容易攻下了。這樣看來,要找良辰吉日不如多花心思在行動策略上。《天官》中曾說:『背靠著水部陣,等於是把部隊置於死地;面對著山坡擺陣,簡直是自廢兵力。』但想當初武王伐紂時,就是背著濟水、面對牧野山坡列陣,以二萬多人的兵力,去迎戰紂王的數十萬大軍,那紂王不是得了《天官》書中的陣式之利,必勝無疑嗎?但是後來武王仍然打贏這場仗,滅了商朝。所以能百戰百勝並不在於選對良辰吉日,而完全是人的努力。」這裡提到了「背水陳」,也就是「背水布陣」的意思,可能就是後來「背水一戰」這句成...
以身試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以身試法」。見「以身試法」條。01.《三國志.卷六.魏書.董二袁劉傳.袁術》:「以為足下當勠力同心,匡翼漢室。而陰謀不軌,以身試禍,豈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爍金眾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疲」,勞累。 (4) 曹:群眾。 (5) 鮮:音ㄒ│ㄢˇ,很少的意思。 (6) 眾心成城:眾人同心,力量堅固如城。見「眾志成城」。 (7) 鑠金:鎔化金屬。鑠,鎔化。 (8) 害金:害民之金,此處指所鑄之鐘。
協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致同心。《書經.畢命》:「三后協心,同底于道。」唐.韓愈〈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李二十六員外翰林三學士〉詩:「協心輔齊聖,致理同毛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