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豹尾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皇帝的屬車,車上載朱漆竿,竿首綴豹尾,通常是車隊中的最後一輛。漢.蔡邕〈獨斷下〉:「古者諸侯貳車九乘。秦滅九國,兼其車服,故大駕屬車八十一乘也,法駕半之,尚書御史乘之,最後一車懸豹尾。」《宋史.卷一四九.輿服志一》:「豹尾車,古者軍正建豹尾。漢制,最後車一乘垂豹尾,豹尾以前即同禁中。唐貞觀後,始加此車於鹵簿內,制同黃鉞車。上載朱漆竿,首綴豹尾,右武衛隊正一人執之。駕兩,駕士十五人。」
吊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點名、指名。元.致遠《青衫淚》第一折:「想著這半生花月,知他是幾處樓臺,經板似粉頭排日喚,落葉似官身吊名差。」
賣金須向識金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賣東西要賣給識貨的人。《說唐演義》第五回:「那老兒道:『「賣金須向識金家。」要賣此有一去處,包管成交。』」
退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悔。元.致遠《青衫淚》第二折:「老身已許了你,豈肯退悔。就打發孩兒去吧。」《西遊記》第三二回:「徒弟呀,我們三停路已走了停半,因何說退悔之言?」
撥鐙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法上運筆寫字的方法。因以手執筆皆直,虎口間空圓如鐙,易於撥動,故稱為「撥鐙法」。唐.林蘊〈撥鐙序〉:「吾昔受教於韓吏部,其法曰『撥鐙』,今將授子,子勿妄傳。拖、撚、拽是也、訣盡於此,子其旨而味乎!」
飛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快速的車。《文選.陸機.擬古詩一二首.擬青青陵上栢》:「方駕振飛轡,遠遊入長安。」
碰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西洋禮節。飲酒前雙方舉杯輕碰,表示祝賀。源自古羅時代,雙方於決鬥前互飲一杯酒,以預防對方在酒杯中下毒。如:「他倆久別重逢,用碰杯暢飲互相祝賀。」
賭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賭贏。引申為逞能。唐.李頎〈古意〉詩:「賭勝蹄下,由來輕七尺。」
撲冬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鼓聲。元.孛羅御史〈一枝花懶簪獬豸冠套.牧羊〉曲:「王大戶相邀請,趙鄉司扶下,則聽得撲冬冬社鼓頻撾。」也作「撲鼕鼕」。
頂瓜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皮。《封神演義》第五五回:「懼留孫趕上一把抓住頂瓜皮,用綑仙繩四攢蹄綑了,拎著他進西岐城來。」也作「頂花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