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7.58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洪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五四運動以來第一次較全面反映農民的苦難生活及其英勇鬥爭的優秀劇本,具有強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意義。  七七事變之前,洪深積極從事國防戲劇活動,寫出了一些以抗戰為主題的獨幕話劇,如:《走私》、《鎢》、《鹹魚主義》(與沈起予合作)等,並和夏衍創辦了《光明》半月刊,使之成為宣傳抗戰的重要陣地之一。  洪深雖然在美國留學,但卻沒有崇洋媚外之惡習,1937年他在武漢曾當面批駁了汪精衛的悲觀亡國言論。1938年,洪深在周恩來、郭沫若領導下的軍委會政治部任戲劇科長,組織了十幾個抗敵演劇隊深入內地農村鼓動抗日。其間,他以旺盛的革命熱情,寫...
八年抗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二十六年七七事變後至三十四年八月日本投降,我國為對抗日本侵略所進行一序列戰爭稱為抗日戰爭,八年抗戰總共發生二十二次大的會戰,小戰役數百起,戰役中犧牲數百萬人性命,數千萬人流離失所,財產損失不可估計。
福德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約三、四坪,大約民國十五年翻修厝頂蓋瓦。(三)民國二十八年大颱風那年土角廟半倒,當時猴厝倒很多,又逢七七事變,所有金、銀、銅、鐵均被日本人沒收,連三界公爐、窗戶之銅鐵也被拆下沒收,可知當時資源久缺,因此一直無法重建,約過了四、五年左右始重建木造包磚(呷棟厝)廟頂稍有翹脊面積約十坪(四)民國五十一年又因颱風受損,原廟拆除重建,於民國五十三年(龍年入廟)重建完成鋼筋土造面十五坪,廟頂翹脊。(五)民國八十五年重建完成為目前之北方式三層建廟宇二八六坪,同年十月三日寅時神殿安座。
盧溝橋事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軍在北平市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藉口一名士兵失蹤,挑起軍事衝突,於是揭開中國八年對日抗戰的序幕。也稱為「七七事變」。
雷鳴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