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3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居中間地位的。[例]仲裁、仲介
學生自治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約可分為下列四類:1.自律性活動屬於學生行為自我管理的活動,如提倡學生秩序及整潔等活動、設立學生法庭仲裁同儕糾紛、設言論廣場或意見箱搜集同學意見、召開學生自治檢討會等。2.服務性活動屬於服務全校師生或社會的活動,如參與外賓之接待、協助校園安全巡邏等。3.學藝性活動屬於學生學習相關之活動,如出版刊物或校聞、舉辦學生繪圖或演講比賽等。4.康樂性活動屬於體育運動、休閒娛樂方面之活動,如體育競賽、辦理學生迎新晚會等。 實施原則1.訂定學生自治組織章程供遵循2.應找出適合學校特性的學生自治模式3.應指派教師輔導各項自治活動4.自治...
耆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高而素有德望的人。[例]古時鄉里間的糾紛總是延請耆宿尊長來作仲裁
評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評議、仲裁
教育領導之架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與風險性,進而引導成員達成組織目標。換言之,偏重政治架構的領導者多半扮演協商者之角色。其會適時利用仲裁、協商、妥協之手段,設法形成各利益團體之共識,以共同解決問題。(四)象徵架構此架構著重組織文化的意義與價值,強調發展組織願景,進而建構成員之共同信仰與價值觀。偏重象徵架構的領導者利用組織既有之文化與價值觀,透過詮釋性的儀式與典禮,來賦予組織象徵與符號的意義。當個人成員服膺此種文化時,組織之各種象徵即形成個人意義而深入人心。換言之,個體在組織中之付出已不僅是工作而已,尚有更深層之意義(如對有教無類理念之堅持)。如此可以激...
評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評斷、仲裁
領導行為論時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領導者在各種情境中,所表現出來的作為。行為論者利用腳色理論說明了領導的本質,領導者所需做的,即是扮演仲裁者的角色,協調並統整個人需要及機構目標的兩個層面。此時期最具代表的研究乃是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企業研究中心的研究,根據此對於領導行為的研究結果,其將之分為兩大部分,分別為倡導跟關懷,倡導於自於倡導結構之簡稱,意思為領導者為達到組織目標所進行之所做所為,至於關懷,則是領導者對於成員的需要給予適切幫助而產生的領導行為,二者大略說明了領導者在情境中之行為的大略分析,因此行為論當以此大學之論述作為代表。 結論此時的觀點仍舊停留在...
輔導人員之職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確認輔導在教育上之功能,並且看法、說法以及做法需一致。技術的指導者:需要積極主動去排難解紛,並且協調仲裁工作的歧見。行政的督導者:有效的分工,並且貫徹執行其工作內容。需爭取社會資源,並與家長及社會人士做溝通。主持輔導活動效果之評鑑。主持校內教師研習會,使全體職員能理解輔導活動之觀念。(註1) 輔導室主任蒐集並了解學童的個人背景,並建立學生的基本資料。定期舉辦心理測驗。舉行輔導與個案之研究。進行參訪與調查工作。進行家庭訪問以及懇親會來與家長作密切聯繫。設計各不同年級之輔導方案。(註2) 教務主任依照輔導計畫來調整班級時間進...
本我_自我_超自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文化道德規範的教養後而逐漸形成的。它是依據「完美原則」而行,代表傳統價值和道德觀念,也是人格中的仲裁者,個人的道德戒律與是非善惡的判斷標準皆由此裁定,代表理想而非現實。 參考資料柯瑞(2001)。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六版)。(鄭玄藏等合譯)。台北市:雙葉。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臺灣東華。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市:臺灣東華。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教學形態中師生關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評鑑:教學活動中的師生關係,是希望透過教師對學生學習情形的考核,做為激勵學生進步的依據。7. 教師仲裁學習活動:此種觀點的基本假設是,教育有一定的基本內容與價值,但在教學活動中,常出現許多真偽與善惡共存的現象,教師就在與學生共同面對真偽善惡共存的情境中作仲裁者。以上七種教學中的師生關係型態的假設不盡相同。前三種情形為早期的教學活動較常見的類型,在其中顯而易見教師高高在上的權威,而教學活動只侷限教師教、學生學的單項活動。至於四、五兩種型態與近代學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