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7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魯凱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六歲是少年期,此時雖未舉行重要的儀式,但從此要接受男性戶外生活之種種訓練,並且開始穿腰裙、束腹帶、佩刀,參加狩獵及捕魚等集體活動。第二階段則是由十七歲開始進入的青年期,此時需經過正式的入會禮儀,由應屆入會之青年集體出豬一口至公廨,由公廨之武士首長主持殺豬,像過去所獵獲知敵首致祭,然後舉行武士集體飲宴,青年則進行慶祝舞蹈,此時期的青年男子需要接受非常嚴格的軍事訓練,二十一位後成為成年級,才可以尋覓對象結婚,並參村中之事務。魯凱族女性則沒有年齡組織,其生命以結婚生育為中心,從少年期開始隨母親學習家事、紡織及田間工作,一直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佩刀刀鞘下端的裝飾物。《詩經.小雅.瞻彼洛矣》:「君子至止,鞞琫有珌。」漢.毛亨.傳:「珌,下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佩刀鞘口上的飾物。有金有玉,表示身分的不同。《詩經.小雅.瞻彼洛矣》:「君子至止,鞞琫有珌。」
鞞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佩刀的玉飾。《詩經.大雅.公劉》:「維玉及瑤,鞞琫容刀。」
金錯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刀環或刀柄鍍金的佩刀。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佩刀把上的皮繩。《莊子.庚桑楚》:「夫外韄者不可繁而捉。」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八.莊子音義下》:「韄,……《三蒼》云:『佩刀靶韋也。』」
壓衣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壓衣服用的匕首、佩刀。《水滸傳》第二七回:「雖然如此,見有刀子是宋江的壓衣刀,可以去拿宋江來對問,便有下落。」
倭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舊時所製的佩刀,以鋒利著稱。宋時曾入貢。《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看見兩個差人,不住的交頭接耳,私下商量說話。又見他包裹中有倭刀一口,其白如霜,忽然心動,害怕起來。」
張弓拔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開弓弦,拔出佩刀。形容武裝警戒的樣子。《漢書.卷九○.酷吏傳.嚴延年傳》:「賓客放為盜賊,發,輒入高氏,吏不敢追。浸浸日多,道路張弓拔刃,然後敢行。」
弄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民俗雜藝。表演時,令人取刀刺己腹,以示刀槍不入。清.顧錄《清嘉錄.卷一.新年》:「取所佩刀,令人盡力刺其腹,刀摧腹皤,謂之『弄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