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窟狡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三反:三次往返。 (7) 賫:音ㄐ|,帶著。 (8) 文車:繪有文彩的車。 (9) 服劍:佩劍。 (10) 不祥:不善。
狡兔三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三反:三次往返。 (7) 賫:音ㄐ|,帶著。 (8) 文車:繪有文彩的車。 (9) 服劍:佩劍。 (10) 不祥:不善。
焚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燒香。《北史.卷三五.王慧龍傳》:「劭集諸州朝集使,洗手焚香,閉目讀之,曲折其聲,有如歌詠。」《三國演義》第五回:「紹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
延陵掛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延陵,指吳公子季札。延陵掛劍指春秋時,吳公子季札奉命出使晉國,路經徐國,徐君見季札佩劍,非常喜歡,但不敢明說。季札心中明白,但因任務尚未完成,不便立即奉贈。等到季札完成使命,重返徐國時,徐君已死,季札便解下佩劍掛於徐君墓前的樹上。見《史記.卷三一.吳太伯世家》。後用以比喻友誼生死不渝。
劍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劍身銳利的部分。《三國演義》第二九回:「策大驚,急取佩劍從馬上砍去,劍刃忽墜,止存劍靶在手。」
劍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臣的地位尊貴顯達,皇帝特許上殿時可不解佩劍,不脫履,以表示殊榮。唐.錢起〈陪郭常侍令公東亭宴集〉詩:「盛業山河列,重名劍履榮。」《三國演義》第四回:「董卓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威福莫比。」
整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理服裝。《三國演義》第五回:「紹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紅樓夢》第六八回:「但已來了,只得以禮相見,於是忙整衣來迎了出來。」
實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實在、實際。《醒世恆言.卷二二.張淑兒巧智脫楊生》:「這班隨徒的人打扮出路光景,雖然懸弓佩劍,實落是一個也動不得手的。」《醒世姻緣傳》第三三回:「有了這三件實落的工夫,便是那板高接貴的成仙得道之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