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7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失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食言、失信。《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當初嚴東樓許我事成之日,以侯伯爵相酬。今日失言,不知何故?」
聘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諸侯間互相聘問之禮。《儀禮.聘禮》:「聘禮,君與卿圖事。」《禮記.聘義》:「聘禮,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貴賤也。」
五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朝聘的禮。《書經.皋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漢.孔安國.傳:「天次秩有禮,當用我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禮以接之使有常。」
州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古時分九州,州牧為每州的最高長官。《書經.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內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後指朝廷所委派的州郡最高行政首長。清代時為知州的別稱。《幼學瓊林.卷一.文臣類》:「刺史、州牧,乃知州之兩號。」
災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禍害。《國語.周語中》:「其餘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以順及天地,無逢其災害。」《文選.東方朔.非有先生論》:「國無災害之變,民無飢寒之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屋內儲藏食物的地方。《禮記.內則》:「天子之閣,左達五,右達五,公侯伯於房中五,大夫於閣三,士於坫一。」
投鼠之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投鼠忌器」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四八.賈誼傳》故古者聖王制為等列,內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後有官師小吏,延及庶人,等級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里諺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諭也。鼠近於器,尚憚1>不投,恐傷其器,況於貴臣之近主乎!廉恥節禮以治君子,故有賜死而亡2>戮辱。是以黥劓之罪3>不及大夫,以其離主上不遠也。 〔注解〕 (1) 憚:音ㄉㄢˋ,怕、畏懼。 (2) 亡:音ㄨˊ,通「無」。 (3) 黥劓之罪:古代的刑罰。在臉上刺字塗墨或割去鼻子,作為犯罪的記號。黥,音ㄑ|ㄥˊ,在臉上刺字、塗墨。劓,音|ˋ,割去鼻子。
擲鼠忌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投鼠忌器」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四八.賈誼傳》故古者聖王制為等列,內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後有官師小吏,延及庶人,等級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里諺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諭也。鼠近於器,尚憚1>不投,恐傷其器,況於貴臣之近主乎!廉恥節禮以治君子,故有賜死而亡2>戮辱。是以黥劓之罪3>不及大夫,以其離主上不遠也。 〔注解〕 (1) 憚:音ㄉㄢˋ,怕、畏懼。 (2) 亡:音ㄨˊ,通「無」。 (3) 黥劓之罪:古代的刑罰。在臉上刺字塗墨或割去鼻子,作為犯罪的記號。黥,音ㄑ|ㄥˊ,在臉上刺字、塗墨。劓,音|ˋ,割去鼻子。
地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住在本地的人。如:「盡地主之誼」。《左傳.哀公十二年》:「夫諸侯之會事既畢矣,侯伯致禮,地主歸餼,以相辭也。」
百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用以計量城牆大小的單位。《左傳.隱公元年》:「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晉.杜預.注:「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侯伯之城,方五里,徑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過百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