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台灣野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邊到兩頰有些白色的毛,背脊上有較長的鬃毛。初生的野豬身上有褐色縱紋或縱列的斑點,在自然界變成了良好的保護色。向前突出的鼻吻部以及長而上彎的獠牙,是野豬外型的特徵。(註2) 野豬幼兒短暫的哺乳期結束後,年輕的雄豬會先離群,只留下年輕的雌豬繼續與母親成小群生活在一起,之後幼豬將開始獨立生活。小豬出生幾天後就可以離開窩,跟著豬媽媽行動,也可能跟著其他去年出生的小豬在一起。牠們的身上通常都會有條紋,在樹林裡面可以偽裝自己。(註1) 生長環境野豬在森林、灌叢或草叢中棲息,並沒有明顯的巢穴,但牠會在休息處備用草舖成平台草窩供睡眠或生...
蛺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鱗翅目蛺蝶科蝴蝶的泛稱。前腳退化似毛刷,只能藉中、後腳步行。翅表有白、黃或褐色斑紋,翅下有暗淡的保護色。多數幼蟲體色鮮豔,身上多棘刺、瘤狀突起。已知種類約四千多種,臺灣較常見的有擬蛺蝶、琉球紫蛺蝶等。[例]蛺蝶因為前足退化,只用中、後足步行,所以又稱為四足蝶。
蝶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蝴蝶由幼蟲轉化為成蟲的一種形態。外有一層保護囊膜,經一段時間後,即轉化成蝴蝶。如:「大部分蝶蛹都有很好的保護色,以防止被肉食性小動物捕食。」
白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哺乳綱食肉目熊科。頭小頸長,體形壯碩。全身長滿厚重的白毛。四肢粗短,腳底長有又粗又厚的肉墊,腳趾間並長有毛,所以能在冰上行動自如。為肉食動物,在陸地上獵食鳥類,在水中則捕食魚類。[例]白熊全身白色的毛皮具有保護色的作用,可使牠們與冰雪融為一體,不易被發現。 △北極熊 ◎
青竹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爬蟲綱有鱗目。背部呈草綠色,尾部赤色,含劇毒,常棲息在草樹叢中。[例]青竹絲常盤繞於樹枝間,以綠色的體色作為保護色,讓人不易發覺。 △竹葉青、赤尾青竹絲、赤尾鮐(ㄧˊ) ◎
雷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鳥綱雞形目雷鳥科。嘴短,眼上有小肉冠,體長約一尺半。羽毛的顏色隨季節而變化,夏為淡黃或褐色,冬季白色。生活於寒冷高山,以種子、樹芽等為食。[例]有些鳥類的保護色是會隨環境而變化的,雷鳥隨季節而更替毛色就是很好的例子。
樹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的表皮。如:「這隻蟲的顏色和樹皮的顏色差不多,這就是保護色。」
尺蠖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昆蟲綱鱗翅目尺蛾科。身體細長,翅膀寬闊,複眼,具有保護色或警戒色。寄生於樹木上,常為害果樹及森林。種類繁多,分布世界各地。也稱為「尺蛾」。
海藻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節肢動物甲殼綱。圓筒狀,屈伸身體運動,常附著於海藻或其他動物上,具保護色
麻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鷺科,為大型的鷺類,腿短,身體稍胖,頭為黑色,頸、背是黃褐底子,上面有不規則的黑色橫斑散布,其色與乾草顏色相近,成為躲避敵人攻擊的保護色。大都住在沼澤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