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4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庭廣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李顒《二曲集.卷六.傳心錄》:「暗室屋漏,一如大庭廣眾之中,表裡精粗,無一或苟。」
教外別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裡的禪宗。禪宗的傳承據說是釋迦牟尼佛在一次法會上,拈花微笑,坐中無人能解,只有摩訶迦葉能契悟佛意,因而得到佛陀的付法,啟開禪宗以心傳心的法門。因為此法門不經由經典教授,所以稱為「教外別傳」。宋.鄭昂〈景德傳燈錄跋〉:「如此世愚人謂:『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便疑《楞伽經》宋已有之,非達磨攜至,豈不悖哉?」
心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宋儒指傳心養性的方法。宋.朱熹〈中庸章句.序〉:「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
隨寓而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隨遇而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隨遇而安」原作「隨寓而安」。在六祖慧能的時代,禪宗傳道重在以心傳心,不立文字,但因宋代記載諸祖法語的燈錄大量刊行,參究公案的風氣愈來愈盛,禪風由此轉變,不立文字的參禪法變成不離文字,也就是所謂的「文字禪」。惠洪為北宋「文字禪」的主導者,他反對把禪與語言文字割裂開來,主張「借言以顯無言」,即通過語言文字和研究禪宗經典而習禪、教禪。《石門文字禪》輯錄的便是他的詩、偈、書、序等,其中〈舫齋記〉所記為李德孚之事。李德孚是位很有才華的人,於金陵(即今南京市及江寧縣地)任官職時,在官舍東邊建造了數間相連書房,由兩側看來彷彿是在船中,故名曰「舫齋」。有個客人參觀...
隨寓隨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隨遇而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隨遇而安」原作「隨寓而安」。在六祖慧能的時代,禪宗傳道重在以心傳心,不立文字,但因宋代記載諸祖法語的燈錄大量刊行,參究公案的風氣愈來愈盛,禪風由此轉變,不立文字的參禪法變成不離文字,也就是所謂的「文字禪」。惠洪為北宋「文字禪」的主導者,他反對把禪與語言文字割裂開來,主張「借言以顯無言」,即通過語言文字和研究禪宗經典而習禪、教禪。《石門文字禪》輯錄的便是他的詩、偈、書、序等,其中〈舫齋記〉所記為李德孚之事。李德孚是位很有才華的人,於金陵(即今南京市及江寧縣地)任官職時,在官舍東邊建造了數間相連書房,由兩側看來彷彿是在船中,故名曰「舫齋」。有個客人參觀...
口授心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授教者親口傳授,而受教者心中領悟。《初刻拍案驚奇》卷四:「但揀一二誠篤之人,口授心傳。」也作「口傳心授」。
胡安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074~1138)字康侯,建寧崇安人,宋經學家。官至中書舍人兼侍講。王安石廢棄《春秋》,安國以為其乃先聖傳心之要典,故仍潛心研究二十年。諡文定。著有《春秋傳》、《資治通鑑舉要補遺》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