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5.05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開布誠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開誠布公」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諸葛亮1>之為相國2>也,撫百姓,示儀軌3>,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4>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5>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注解〕 (1) 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今山東省沂水縣)。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
懺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徒修習懺悔所依據的儀軌。清.錢謙益〈華嚴懺法序〉:「聖天子聖輪御世,崇信大乘,方以華嚴法界含攝群生,而木君表章懺法,實維其時。」
丹珠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佛語的論述、注釋。為藏語bstan-'gyur的音譯,是組成《西藏大藏經》的兩個部分之一。內容主要是大乘佛教經典的論著;其餘有關於怛特羅儀軌和修持的著述,對經文的論述、注疏;關於文法、因明、醫藥、星相學的著作,與高僧大德的傳記。分成讚頌、咒釋、經釋、目錄四類。根據德格版,所收書三千四百六十一種。
懺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徒為使死者脫苦得樂,依某種懺悔儀軌而作的宗教行為。這種作法一般皆請僧侶主持。《快心編》第一回:「前日初回家時,我心上原轉念要做些懺事與太太。卻忘了淨蓮姑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