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6.7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月初月亮在東方出現的情形。《文選.謝莊.月賦》:「朒朓警闕,朏魄示沖。」唐.盧肇〈海潮賦.序〉:「其朒其朓,則潮亦隨之。」
新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朔之後初見形細而彎的月亮。南朝陳.陰鏗〈五洲夜發〉詩:「夜江霧裡闊,新月迥中明。」《文明小史》第四回:「其時已五月初旬,一鉤新月,高掛林梢。」
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流動的雲。《文選.曹植.王仲宣誄》:「哀風興感,行雲徘徊,游魚失浪,歸鳥忘栖。」唐.盧照鄰〈長安古意〉詩:「片片行雲著蟬鬢,纖纖初月上鴉黃。」
新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初秋。北周.庾信〈擬詠懷詩〉二七首之一八:「殘月如初月,新秋似舊秋。」唐.錢起〈和萬年成少府寓直〉詩:「赤縣新秋夜,文人藻思催。」
洞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深邃的門戶。南朝陳.徐陵〈詠織婦〉詩:「簷前初月照,洞戶朱帷垂。」唐.陳鴻《長恨傳》:「見最高仙山,上多樓闕,西廂下有洞戶,東向,闔其門。」
側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天文學上指朔日而初月見於東方。亦可形容畏縮猶豫,遲疑不進。《周禮.春官.保章氏》:「日月之變動」句下漢.鄭玄.注:「日有薄食暈珥,月有盈虧朓側匿之變。」《宋書.卷二三.天文志.序》:「朔而月見東方,謂之側匿。側匿,遲不敢進也。」
擘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裁紙。《唐書.卷一六三.李虞仲傳》:「端即擘牋而獻曰:『方塘似鏡草芊芊,初月如鉤未上弦。新開金埒教調馬,舊賜銅山許鑄錢。』」也作「擘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