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10.73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掩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包庇。如:「想必是他給了你許多好處,不然,你為何如此刻意掩護他呢?」
囊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隱藏、包庇。《漢書.卷二三.刑法志》:「饑寒並至,窮斯濫溢,豪桀擅私,為之囊橐。」《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張敞》:「廣川王姬昆弟及王同族宗室劉調等通行為之囊橐,吏逐捕窮窘,蹤跡皆入王宮。」
檢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包庇、庇護
胞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父母所生的弟弟。[例]雖然他是我的胞弟,我也不能徇私包庇他。
迴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袒護、包庇。《老殘遊記》第一六回:「剛弼道:『你公公橫豎已死,你何必替他迴護呢?』」也作「回護」。
美麗島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行擬定創黨宣言,1960年9月4日雷震及<自由中國>編輯傅證、劉子英、總務馬之驌個以「包庇匪諜」、「煽動叛亂」罪名被捕,<自由中國>被查封。雷震遭判處有期徒刑10年,劉子英判12年,馬之驌5年,傅正交付感化,而告煙消雲散。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雷震事件英文關鍵字:Lei Chen Incident 出處許雪姬/著。台灣歷史辭典,2004年出版,頁606。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庚子拳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光緒二十六年(西元1900),時值庚子,義和團在慈禧太后縱容包庇下,燒教堂,殺教士,拆鐵路,毀電線,並先後殺害日本公使館書記杉山彬和德國公使克林德。甚至對各國宣戰,引起英、美、法、德、俄、義、日、奧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史稱為「庚子拳亂」。也稱為「庚子之變」、「庚子之役」。
妄作胡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胡作非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胡作非為」原作「慣作非為」。張瓘(?∼西元950),五代時同州車渡村人,張承業姪子。張承業事後唐莊宗,甚得寵信,於是張瓘前去投靠他,亦受到莊宗重用,被任為麟州刺史。張承業治家甚嚴,有一個任磁州副使的姪子犯了殺人罪,他毫不包庇,立刻加以捕捉處死。張承業知道張瓘年少時曾誤入歧途,跟隨劉開道作賊,於是勸誡他:「你年輕的時候不顧法紀,任意妄為,今日必須痛改前非。如果你不肯改過向善,隨時都有可能被處死。」後來「胡作非為」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不顧法紀或不講道理的任意妄為。
慣作非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胡作非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胡作非為」原作「慣作非為」。張瓘(?∼西元950),五代時同州車渡村人,張承業姪子。張承業事後唐莊宗,甚得寵信,於是張瓘前去投靠他,亦受到莊宗重用,被任為麟州刺史。張承業治家甚嚴,有一個任磁州副使的姪子犯了殺人罪,他毫不包庇,立刻加以捕捉處死。張承業知道張瓘年少時曾誤入歧途,跟隨劉開道作賊,於是勸誡他:「你年輕的時候不顧法紀,任意妄為,今日必須痛改前非。如果你不肯改過向善,隨時都有可能被處死。」後來「胡作非為」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不顧法紀或不講道理的任意妄為。
回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庇、袒護。元.李致遠《還牢末》第一折:「這是他自犯下來的,教我怎生回護他?」《金瓶梅》第五八回:「若是在家藏著,你進去對他媽說,教他快收拾一答兒來。俺就與你替他回護兩句言語兒,爹就罷了。」也作「迴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