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其哀。人神既昭享,鳳鳥亦下來。  豈非至賤物,一奏升天階。物情苟有合,莫問玉與泥。  碌碌荊山璞,卞和獻君門。荊璞非有求,和氏非有恩。  所獻知國寶,至公不待言。是非吾欲默,此道今豈存。 與友生野飲效陶體  攜酒花林下,前有千載墳。于時不共酌,奈此泉下人。  始自玩芳物,行當念徂春。聊舒遠世蹤,坐望還山雲。  且遂一歡笑,焉知賤與貧。 效何水部二首  玉宇含清露,香籠散輕煙。應當結沉抱,難從茲夕眠。  夕漏起遙恨,蟲響亂秋陰。反復相思字,中有故人心。 效陶彭澤  霜露悴百草,時菊獨妍華。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奈何。  掇英...
和氏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玉璞,獻給楚厲王,經玉工鑑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後武王即位,卞和再獻,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怒髮沖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趙:趙國,戰國時七雄之一。約統有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 (5) 璧:指和氏璧。戰國時楚人卞和得玉璞於楚地山中,楚文王時理其璞,製成寶璧,命名為「和氏璧」,後輾轉為趙惠文王取得。 (6) 瑕:音ㄒ|ㄚˊ,玉上的斑點。 (7) 卻立:退後幾步才站住。 ◎2《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荊軻》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羽聲忼慨,士皆瞋目,髮盡上指冠。於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參考資料〕 《莊子.盜跖》孔子下車而前,見謁者曰:「魯人孔丘,聞將軍高義...
可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只怕。含感嘆之意。唐.李涉〈送顏覺赴舉〉詩:「居然一片荊山玉,可怕無人是卞和。」
原璧歸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有專司,故稱為「有司」。 (12) 詳:通「佯」,假裝、偽裝。 (13) 和氏璧:戰國時楚人卞和得玉璞於楚地山中,楚文王時理其璞,製成寶璧,後為趙惠文王所得。 (14) 九賓:古代朝會大典設九賓,指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
白玉無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潔白玉上毫無瑕疵。比喻人或事毫無缺點,十全十美。《景德傳燈錄.卷一三.汝州風穴延沼禪師》:「白玉無瑕,卞和刖足。」《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七.犀珮記.勢逼改嫁》:「我是個白玉無瑕,怎肯使蠅相累。」也作「白璧無瑕」。
完歸趙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有專司,故稱為「有司」。 (12) 詳:通「佯」,假裝、偽裝。 (13) 和氏璧:戰國時楚人卞和得玉璞於楚地山中,楚文王時理其璞,製成寶璧,後為趙惠文王所得。 (14) 九賓:古代朝會大典設九賓,指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
抱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相傳戰國楚人卞和獻玉璞於楚厲王,因玉工視以為石而非玉,故王以為和欺己,乃斷其左足。楚武王時,和再獻之,又以為石,乃斷其右足。及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玉,是為和氏之璧。見《韓非子.和氏》。後比喻懷才不遇。《晉書.卷七○.應詹傳》:「而泓抱璞荊山,未剖和璧。若蒙銓召,付以列曹,必能協隆鼎味,緝熙庶績者也。」
髮上衝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趙:趙國,戰國時七雄之一。約統有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 (5) 璧:指和氏璧。戰國時楚人卞和得玉璞於楚地山中,楚文王時理其璞,製成寶璧,命名為「和氏璧」,後輾轉為趙惠文王取得。 (6) 瑕:音ㄒ|ㄚˊ,玉上的斑點。 (7) 卻立:退後幾步才站住。 ◎2《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荊軻》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羽聲忼慨,士皆瞋目,髮盡上指冠。於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參考資料〕 《莊子.盜跖》孔子下車而前,見謁者曰:「魯人孔丘,聞將軍高義...
璞玉為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未經琢磨的玉石當普通石頭。比喻見識短淺。《幼學瓊林.卷三.珍寶類》:「楚王以璞玉為石,兩刖卞和之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