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8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日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微風煦,陽光明麗。形容天氣晴好。《痛史》第一九回:「是日風日麗,眾多官員,都來祭奠。」也作「風暖日麗」、「風日美」、「風麗日」、「日暖風」、「日麗風」。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烹調。《呂氏春秋.孟春紀.去私》:「庖人調而弗敢食,故可以為庖。」《水滸傳》第一○回:「因見小人勤謹,安排的好菜蔬,調的好汁水,來吃的人都喝采,以此買賣順當。」
2.諧、融洽。《墨子.節葬下》:「故凡大國之所以不攻小國者,積委多,城郭修,上下調。」
3.消弭爭端。《紅樓夢》第二二回:「細想自己原為他二人,怕生隙惱,方在中調。」
4.協調整理。《莊子.天運》:「一清一濁,陰陽調。」
5.調味佐料。《西遊記》第六八回:「行者暗笑道:『沙僧,好生煮飯,等我們去買調來。』」
6.安慰。《水滸傳》第七回:「婦人家水性,見了衙內這般風流人物,再著些甜話兒調他,不由他不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隨侯之珠之璧。二者都是珍美至寶。《楚辭.王襃.九懷.株昭》:「瓦礫進寶兮,捐棄隨。」也作「隋」。
2.比喻人的才德優美。《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材懷隨,行若由夷。」
性情溫,容易相處。《紅樓夢》第二二回:「他們既隨,你也隨,豈不大家彼此有趣?」《官話指南.卷一.應對須知》:「你的性子太耿直,也得隨些兒纔好。」
隨聲附。《漢書.卷六七.梅福傳》:「求黨與,索隨。」
調鼎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鼎、鼐中調味。明.孫蕡〈祭灶文〉:「惟神,名列五祀,德具五行。功存既濟,位配離明。調鼎鼐,烹飪殽蒸。」也作「鼎鼐調」。
2.比喻宰相率領、協調官員,處理國政。宋.歐陽修〈又回富相公謝書〉:「三接之際,群心以安。出納樞機,雖為於要任,調鼎鼐,當正於鴻鈞。始塞輿談,實非私論。」明.徐元《八義記》第一三齣:「趙盾身為正卿,調鼎鼐,燮理陰陽。」也作「鼎鼐調」。
值活動,價值包含有助於學生個人潛能開展、或是學生知識道德的增進。合認知性是指教育要合乎認知,符合求知辨認事實,課程教材應具有驗證性或是否證性,也就是可提供學生反覆證明其真假,並要適於配合學生的身心發展條件。合自願性是指教育要合乎自願,符合學習者的意願、學習者的自發性,避免灌輸學生知識或是給學生洗腦,應重視學習者的動機、興趣、能力或潛能等等。
心平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氣平,不急不怒。《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傳四.呂祖謙傳》:「心平氣,不立崖異,一時英偉卓犖之士皆歸心焉。」《官場現形記》第三三回:「外國人瞧不起我們中國的官,也不自今日為始了。這件事我碰著了,倒還是心平氣。」也作「心平靜氣」、「心平氣定」、「心氣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戰雙方達成議,停止戰爭。如:「兩國媾,使得邊界的戰火停息。」《清史稿.卷二三四.列傳.祖大壽》:「圍合十餘日,上以書諭大壽,言願與明媾,大壽置不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溫暖。《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周秀才吃了,覺得暖了好些。」《文明小史》第五○回:「不過這樣大冷天氣,在家裡躲著幾多暖,跑出去簡直是受罪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唱歌時,互相應。《荀子.樂論》:「唱有應,善惡相象。」《資治通鑑.卷二七二.後唐紀一.莊宗同光元年》:「陪侍遊宴,與宮女雜坐,或為豔歌相唱,或談嘲謔浪。」
2.以詩詞互相酬答。唐.張籍〈哭元九少府〉詩:「閒來各數經過地,醉後齊吟唱詩。」《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七:「今遇知音,不敢愛醜,當與郎君賞鑒文墨,唱詞章。」
3.互相呼應、配合。《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下.安思閻皇后紀》:「更相阿黨,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為唱,皆大不道。」《新唐書.卷一七四.列傳.李宗閔》:「而宗閔中助多,先得進,即引僧孺同秉政,相唱,去異己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攪拌調。如:「把稀飯攪一下。」
2.無端生事。如:「你為何不去辦點正經事?只一味在這兒窮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