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6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手足無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ǒu zú釋義︰猶「手足無措」。見「手足無措」條。 01.《明史.卷一八六.楊守隨列傳》:「天下,莫措手足,致古今罕見之災,交集數月以內。」 參考詞語︰無所措手注音︰ㄨˊ ㄙㄨㄛˇ ㄘㄨㄛˋ ㄕㄡˇ漢語拼音︰wú suǒ cuò shǒu釋義︰猶「手足無措」。見「手足無措」條。 01.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一六.指摘科場》:「向來所居為奇貨者,一旦喪氣失志,無所措手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餵食。如:「哺乳」、「待哺」。三國魏.陳琳〈飲馬長城窟行〉:「生男慎莫舉,生女哺用脯。」《文選.盧諶.贈劉琨詩》:「相彼反哺,尚在翔禽。」
黃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雛鳥。因出生時,嘴為黃色,故稱為「黃口」。唐.陳陶〈空城雀〉詩:「近村紅栗香壓枝,黃口訴朝飢。」
嬰幼兒氣質類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時刻中,所表現快樂、友善、和樂等正向情緒和不快樂、害怕等負面情緒表現的比例。笑嘻嘻的孩子人見人愛,嘟嘟的孩子卻使人誤解他在生氣而不願接近他,可能影響他的人際關係。
道路以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道路中行走時相遇,卻因有所顧忌而只敢以目示意,不敢發言。《國語.周語上》:「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三國志.卷六.魏書.董卓傳》:「百姓,道路以目。」也作「道路側目」。
鴻雁哀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災民待哺的慘狀。《幼學瓊林.卷四.鳥獸類》:「鴻雁哀鳴,比喻小民之失所。」
哀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哀鳴的鴻鴈。語本《詩經.小雅.鴻鴈》:「鴻鴈于飛,哀鳴。」後比喻流離失所的災民。清.洪昇《長生殿》第三五齣:「征調千家,流離百室,哀鴻滿路悲戚,須早招徠,閭閻重見盈實。」
哀鴻遍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哀鴻遍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哀鴻遍野」是由《詩經.小雅.鴻鴈》:「鴻鴈于飛,哀鳴」兩句句義擴大而來,原意是找不到棲身之所的鴻鴈,悲傷哀痛地鳴叫。又根據〈詩序〉所寫,〈鴻鴈〉一詩是用來讚美周宣王,因為在當時「萬民離散,不安其居,而能勞來還定安集之。至于矜寡,無不得其所焉」,而周宣王中興周朝,讓流離失所的人民得以安居樂業,所以「鴻鴈于飛,哀鳴」又引申為形容流離失所的難民,呻吟呼救的悲慘景況。後來就用「哀鴻」比喻流離失所的災民。「哀鴻遍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難民。如清代湯斌〈睢沐二邑秋災情形疏〉:「歷年災患頻仍,黎民塗炭,今春賣兒賣女者,有...
莫措手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參見「手足無措」條。《明史.卷一八六.楊守隨傳》:「天下,莫措手足,致古今罕見之災,交集數月以內。」
握綱提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提綱挈領」。見「提綱挈領」條。01.晉.潘尼〈答傅咸〉詩:「悠悠群吏,非子不整。眾議,非子不靖。忽荷略紐,握綱提領。矯矯貞臣,惟國之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