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8.9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撲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元時,一種包商承包稅收的制度。《宋史.卷一八五.食貨志七》:「自成都始,先罷公帑賣供給酒,即舊撲買坊場所置隔釀,設官主之,民以米入官自釀,斛輸錢三十,頭子錢二十二。」元.宋子貞〈中書令耶律公神道碑〉:「劉庭玉者,以銀五萬兩撲買燕京酒課,又有回鶻,以銀一百萬兩,撲買天下鹽課。」也作「買撲」。
皙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面。《新唐書.卷二一七.回鶻傳下》:「黠戛斯,古堅昆國也。……人皆長大,赤髮、皙面、綠瞳,以黑髮為不祥。」
剌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紅寶石的別名。參見「紅寶石」條。
2.江寧一帶稱凶狠、暴戾的人為「剌子。」民國.章炳麟《新方言.釋言》:「江寧謂人性很戾者為『剌子』。」
3.柵欄。《水滸傳》第四回:「跳上臺基,把剌子只一拔,卻似絕蔥般拔開了。」
肚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交情、知心。《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尚讓與小人有肚皮,咱密地招之,令他先叛;然後謀取葛從周。」《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吐蕃心裡疑沙陀與回鶻有肚皮,要將沙陀部族遷徙去河外居住。」
蒙古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古族通用的拼音文字。以回鶻文字母為基礎所創制,已有七、八百年的歷史。現行蒙古文有三十一個字母,包括七個元音字母(實際上只有用五個不同的符號表示)和二十四個輔音字母。大多數字母在詞首、詞中、詞末的寫法有所不同。蒙古文在蒙古族的文化發展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並保存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維吾爾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以記錄維吾爾語的文字。六世紀起,先用突厥魯尼文,八世紀起改用回鶻文。因宗教信仰關係,十世紀末始用阿拉伯字母,至今日。迄本世紀六十年代,中共政權曾企圖以拉丁字母取代阿拉伯字母,此舉至八十年代已告失敗。前蘇聯境內的維吾爾人亦受政治影響,三十年代曾用拉丁字母;至四十年代,又改用以斯拉夫字母為基礎的文字。
磧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含有鹽質的沙地。《文選.班固.封燕然山銘》:「遂凌高闕,下雞鹿,經磧鹵,絕大漠。」唐.李德裕〈討襲回鶻事宜狀〉:「回鶻皆騎兵,長於野戰,若在磧鹵,難與交鋒。」
畏兀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鶻文的別稱。參見「回鶻文」條。
羊胛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新唐書.卷二一七.回鶻傳下》:「其地北距海,去京師最遠,又北渡海則晝長夜短,日入烹羊胛,熟,東方已明,蓋近日出處也。」比喻時間的短促迅速。宋.陳造〈書懷〉詩:「百年羊胛熟,萬事虎頭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