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09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嘴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脣。《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嚼的滓滓渣渣,淌出來,滿鬍子,滿嘴脣,左邊一擦,右邊一偎,都偎擦兩個姑娘的臉巴子上。」《文明小史》第四○回:「內中一位女子,髻髮垂髫,臉邊粉痕淺淡,只嘴脣上一點腥紅,煞是可愛。」
怡然自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欣悅自得的樣子。晉.陶淵明〈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宋.洪邁《夷堅丙志.卷二.趙縮手》:「或終日不飲食,亦怡然自樂。」也作「怡然自得」。
武陵世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11>,雞犬相聞12>。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13>。黃髮14>垂髫15>,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16>還家,設酒殺雞作食17>。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18>,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隔絕。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19>。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20>,皆歎惋。餘人各復延21>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22>,處處誌23>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24>。未果...
總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童年。《文選.潘岳.藉田賦》:「被褐振裾,垂髫總髮。」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詩:「總髮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垂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兒童或童年。《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傳.呂強傳》:「垂髮服戎,功成皓首。」也作「垂髫」。
戴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滿頭白髮。形容人老。《漢書.卷六四上.嚴助傳》:「天下賴宗廟之靈,方內大寧,戴白之老,不見兵革。」後為老人的代稱。宋.陸游〈新涼書懷〉詩:「鄰曲今年又有年,垂髫戴白各欣然。」
逢場遊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逢場作戲」。見「逢場作戲」條。01.宋.劉克莊〈賀新郎.過眼光陰駛〉詞:「過眼光陰駛。憶垂髫、留連節物,逢場遊戲。」 
濟世匡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拯救世人,矯正時弊。清.黃宗羲〈黎眉郭公傳〉:「垂髫讀書,錯綜今古,嘗懷濟世匡時之略,運會不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